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隐》
《竹隐》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飕飕几个便成林,兴渐浓时绿渐深。

春事祇酣桃柳梦,此君那得市廛心。

但教色色堪留凤,不怕炎炎解铄金。

试把一竿来赠我,五湖风月足追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与特性,以及诗人对竹子独特魅力的赞美。首先,“飕飕几个便成林”描绘了竹子在自然环境中迅速繁衍,形成一片茂密的竹林,展现出竹子生命力的旺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接着,“兴渐浓时绿渐深”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竹林中的绿色逐渐加深,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四季更替中持续生长的状态。

“春事祇酣桃柳梦,此君那得市廛心”则将竹子与桃树、柳树进行对比,强调了竹子不为世俗所动,保持高洁品质的特质。这里的“桃柳梦”可能指的是桃树和柳树在春天的繁华景象,而“此君”则特指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超凡脱俗之美的欣赏。

“但教色色堪留凤,不怕炎炎解铄金”进一步赞扬了竹子的美丽与坚韧。诗句中的“色色”形容竹子的色彩丰富,能够吸引凤凰这样的珍禽;“炎炎解铄金”则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竹子也能保持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不会被高温熔化,象征着竹子的高洁与坚强。

最后,“试把一竿来赠我,五湖风月足追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竹子作为礼物的愿望,希望能够像竹子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追寻风月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状态、颜色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钦佩与向往。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送李彦侯宰黄岩·其一

委羽人物已先去,陈迹风流犹至今。

隐吏向来惭懒散,令君此去好追寻。

春归山奥十里雪,霜后园林三寸金。

况有左生诗句好,一尊端为伴高吟。

(0)

敏叔除祠曹以诗二首寄之·其二

赵子相逢关塞间,一闻消息破愁颜。

也知念旧心犹在,颇怪题诗寄尚悭。

已分低头从簿领,却因归梦见江山。

俱依风月应长好,谁似先生耐得閒。

(0)

依虞仲韵寄刘元礼

先友相从古所惇,杖藜当日喜盘桓。

云泉何啻千年别,尘土长怀一笑欢。

但扫劳心身后事,何须天地掌中观。

果容怜念如前约,卜筑从今始苟完。

(0)

傅夫人陈氏挽词

婉娩名家早结缡,伯鸾初怪嫁时衣。

半生已觉人间梦,九死犹知俗习非。

日永春风漾蘋藻,夜寒霜月落庭闱。

稽山会葬人归后,千古苍官守翠微。

(0)

送李季成

花入新年好,传觞日倚栏。

故人从此别,春色更谁看。

洒落馀篇翰,芬芳识蕙兰。

片帆天际晚,回首独江干。

(0)

去国

诗书元有志,耕养苦无田。

去国何为者,题诗独慨然。

庙堂修政事,郡国奏丰年。

五斗虽云薄,馀生得醉眠。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