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见东洋娘,暮见东洋娘。
看花高髻集,掠水翠裙飏。
朝见东洋娘,暮见东洋娘。
看花高髻集,掠水翠裙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墩公园中,一位女子每日早晚两次的出现,其形象与动态被诗人细腻捕捉。通过“朝见东洋娘,暮见东洋娘”两句,展现出这位女子如同日出日落般规律地出现在公园之中,给人以时间流转、生活日常之感。
“看花高髻集,掠水翠裙飏”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形象。高髻上点缀着花朵,不仅增添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掠水翠裙飏”则描绘了女子轻盈的步伐,仿佛翠绿的裙摆轻轻拂过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生动展现了女子的灵动与优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美,也传达了一种生活的韵律与情感的细腻感受。
判袂芙蓉江,真如箭离括。
望君千里眸,怨为乱山夺。
而今得倚依,复何感沈阏。
当如茑在松,生意勉同活。
列馔供饮饕,谁还料饥渴?
岂其燕羽单,无阻海天阔。
子前吾语子,人生贵自达。
眼底木叶荣,知难避秋脱。
秋来子不知,秋在我心末。
将心挂子眉,毋云气疏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