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六》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

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

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

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

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0)
鉴赏

此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六)》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慨交织,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

首句“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以“东京”暗指东汉末年,点明了历史背景,揭示了朝廷失去正统,权臣篡夺权力的局势。接着“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描绘了奸佞当道,忠良受冤的情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运用比喻手法,将草喻为忠良之士,虽被压抑,但终会乘机崛起,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后“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则指出权臣的恶行导致国家衰败,象征着国运的黯淡。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赞扬了左将军的英勇,他坚守边疆,维护国家尊严。“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借用了诸葛亮和庞统的典故,赞美他们才华横溢,为国家贡献巨大。“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强调了他们的功绩,不仅在人间受到尊敬,在天上也得到了祭祀,其出师之举震撼四方。

然而,“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揭示了即使英雄辈出,也无法挽回国家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无奈的感慨。“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呼吁后世君主应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改革。“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表达了对像鲁仲连这样的贤者缺失的遗憾,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深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颂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续前韵再寄循良先生四首·其四

自叹蹉跎几度秋,繁华又到水山头。

摹他雨意兼晴意,撚断吟髭坐小楼。

(0)

天启宫词八首·其六

御鞭指处骑争驰,玉靶金弧月满时。

显德殿前曾教射,吾皇能将亦能师。

(0)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九

古迹微茫半莫求,龙沙舆记定难收。

如何千尺青崖上,残字分明认火州。

(0)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

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0)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十

绿野青筹界限明,农夫有畔不须争。

江都留得均田法,只有如今塞外行。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九

一声骹叫唳长风,早有饥鸢到半空。

惊破红闺春昼梦,齐呼儿女看鸡笼。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