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
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
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
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
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
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
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
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
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此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六)》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慨交织,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
首句“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以“东京”暗指东汉末年,点明了历史背景,揭示了朝廷失去正统,权臣篡夺权力的局势。接着“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描绘了奸佞当道,忠良受冤的情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运用比喻手法,将草喻为忠良之士,虽被压抑,但终会乘机崛起,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后“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则指出权臣的恶行导致国家衰败,象征着国运的黯淡。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赞扬了左将军的英勇,他坚守边疆,维护国家尊严。“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借用了诸葛亮和庞统的典故,赞美他们才华横溢,为国家贡献巨大。“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强调了他们的功绩,不仅在人间受到尊敬,在天上也得到了祭祀,其出师之举震撼四方。
然而,“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揭示了即使英雄辈出,也无法挽回国家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无奈的感慨。“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呼吁后世君主应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改革。“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表达了对像鲁仲连这样的贤者缺失的遗憾,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深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颂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