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残阳落钓舟,远村渐见野烟收。
菱歌归浦家家夕,扬叶惊风树树秋。
昨日梦非今日梦,他乡愁是故乡愁。
自怜久负山中桂,每向江湖忆旧丘。
远水残阳落钓舟,远村渐见野烟收。
菱歌归浦家家夕,扬叶惊风树树秋。
昨日梦非今日梦,他乡愁是故乡愁。
自怜久负山中桂,每向江湖忆旧丘。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题彭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傍晚景象。首句“远水残阳落钓舟”,以远距离的视角展现出夕阳西下,渔舟在水面悠然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远村渐见野烟收”进一步描绘了远处村庄在薄雾中渐渐显现,暗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
“菱歌归浦家家夕”描绘了渔家妇女唱着采菱歌谣,沿着河岸归家,傍晚的温馨与和谐洋溢其中。而“扬叶惊风树树秋”则通过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渲染出秋天的萧瑟和凉意,增添了季节感。
后两句“昨日梦非今日梦,他乡愁是故乡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身处他乡的思乡之情。虽然梦境已非昨日,但心中的乡愁却始终如一。最后一句“自怜久负山中桂,每向江湖忆旧丘”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未能长期隐居山林,只能在江湖漂泊,怀念故乡山水的遗憾和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江的秋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