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雀噪曾频,乍逢问二亲。
喜闻颜似玉,应是寿长春。
桃熟蟠山近,莲开玉女邻。
思归扶杖屦,对景可全真。
檐雀噪曾频,乍逢问二亲。
喜闻颜似玉,应是寿长春。
桃熟蟠山近,莲开玉女邻。
思归扶杖屦,对景可全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久别亲人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珍惜。首句“檐雀噪曾频,乍逢问二亲”,以檐下雀鸣频繁,喻指诗人内心长久的期盼,当亲人突然到来时,雀鸣仿佛在询问着双亲的消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接着,“喜闻颜似玉,应是寿长春”两句,通过赞美亲人的容颜如美玉般光洁,预示着他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桃熟蟠山近,莲开玉女邻”则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桃熟象征着丰收与圆满,蟠山近则暗示着亲近与温馨;莲花盛开,玉女为邻,则寓意着纯洁与高贵,同时也象征着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
最后,“思归扶杖屦,对景可全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亲人共度时光,享受天伦之乐的愿望。扶杖屦表示年迈或行动不便,但即使如此,诗人也愿意与亲人一同欣赏眼前的美景,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对亲人健康的祝福以及对生活幸福的追求,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太湖万穴古山骨,人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祇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
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
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缱绻。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
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
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