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钱典质乐毅论,十鼓尚阙周宣诗。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
几钱典质乐毅论,十鼓尚阙周宣诗。
响急黄楼须彻夜,碑埋岘首岂无时。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三洪遗墨石刻(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几钱典质乐毅论”,这里的“几钱”指的是微不足道的钱财,“典质”意指抵押或贱卖,“乐毅论”则是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乐毅的一些军事理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轻视、贬值的哀叹。
“十鼓尚阙周宣诗”,“十鼓”可能是指夜晚更深时分,古代以击鼓报时,“尚阙”意味着还未到,或者说尚有不足。周宣诗,指的是周朝和宣王时期的诗篇。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作品传承不完全的遗憾。
“响急黄楼须彻夜”,“响急”形容声音急促,“黄楼”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此处用于设想,暗示一个安静而又急切的环境。诗人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全夜沉浸于古代文化的回味之中。
“碑埋岘首岂无时”,“碑埋”意指石碑被埋藏,“岘首”可能是某个山名,此处用于比喻,表示时间的流逝和遗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已经被历史尘封的文化遗产,是否还能重新被发掘的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于传承不完整的忧虑和期待。他希望能够重温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
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