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探龙窟,云深隐翠微。
寒松老已化,卧石怪将飞。
客到茶烟起,僧閒花雨稀。
望怜城郭近,人事笑皆非。
渡水探龙窟,云深隐翠微。
寒松老已化,卧石怪将飞。
客到茶烟起,僧閒花雨稀。
望怜城郭近,人事笑皆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探访神秘龙窟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山色苍翠的画面。"渡水探龙窟,云深隐翠微",开篇即展现出探险的氛围,水道蜿蜒,云雾弥漫,一片幽静神秘之感扑面而来。
接着,“寒松老已化,卧石怪将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异与古老。寒松历经岁月,似乎已融入了周围的环境,而那些卧于地上的怪石,仿佛随时可能腾空而起,充满了动态与想象空间。
“客到茶烟起,僧閒花雨稀”则转而描写了一处静谧的禅院。客人到来,茶香四溢,僧人们在悠闲中欣赏着稀疏的花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望怜城郭近,人事笑皆非”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在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诗人或许感受到了某种超脱,对城市生活中的琐碎和虚伪产生了质疑。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江上雨成例,二月少晴时。
柳枝东面风紧,千缕总飘西。
不见梦中芳草,但见镜中新涨,寒重燕归迟。
淡墨写离怨,还带泪痕题。寂寥况,惟有我,素心知。
绿珠穿作,红豆相慰在天涯。
早是梅花开过,又是杏花消损,莫误海棠期。
待约看山去,依旧翠眉低。
叶成围,枝挂粉,春老尚妍丽。
遮盖迥廊,风漏暖香腻。
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都傍著、画檐飞起。
暮烟细。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
架误秋千,红透绿阴里。
便教过了芳时,午帘消暑,还借得、一篷凉翠。
乌衣瘦损来时影,天涯艳游应遍。
玉树荒烟,金陵剩粉,惆怅舞裙歌扇。闲抛翠剪。
吊六代斜阳,故侯宫苑。
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远。
匆匆芳事易了,早梧桐坠叶,风露催晚。
草信霜前,杨花梦里,凉煞绮罗深院。红丝待饯。
算客久思归,幕巢栖倦。落尽香泥,月残帘未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