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陜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陜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昙颖归庐山》。诗人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昙颖的深深敬仰和羡慕之情。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自己早年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但因病未能常往。接着,诗人回忆起与昙颖的友情,昙颖曾是京都风尘中的故人,如今选择归隐庐山,这让他深感羡慕。
后半部分,诗人关注国家局势,提及西北边疆的战乱和江南的旱灾,以及朝廷对民生的忧虑。他自谦无能,既不能为国效力,也无法像昙颖那样归隐山林。最后,他对昙颖的选择表示由衷的赞赏,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人情怀。
虎肉同类,更向驺虞骄。
鸿飞大冥鹡鸰招,神龟刺促化阳鱎。
销冶干将成铅刀,黄金山重义秋毫。
坦坦天衢趋侠邪,前车轴折后争誇,不臣县官臣私家。
珠琲络钩于阗珂,意气悦怿若春花。
月请十百恒苦饥,名刺漫灭竟安之。
后衣露胫冠达剃,蒯缑一弹幡哉归。
行路难,君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