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无路水空闻,共洗繁花涧壑分。
漫说空山少人迹,不知鸡犬在层云。
幽林无路水空闻,共洗繁花涧壑分。
漫说空山少人迹,不知鸡犬在层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句“幽林无路水空闻”,以“幽林”点出环境的深邃与静谧,而“无路”则暗示了探索的艰难与未知的吸引。接着,“水空闻”三字,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仿佛只有流水的声音回荡在这片幽深的林间。
第二句“共洗繁花涧壑分”,将镜头转向自然界的生机,通过“共洗繁花”这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和谐。而“涧壑分”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流在山谷间穿行的动态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后两句“漫说空山少人迹,不知鸡犬在层云”,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山林的另一面。前一句“漫说空山少人迹”,似乎是在反驳外界对于山林的刻板印象——即认为这里人迹罕至、荒凉寂寞。而后一句“不知鸡犬在层云”,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揭示了山林中可能隐藏着生活的痕迹,鸡鸣犬吠,或许就在那层层云雾之中,生活依然在继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山林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对存在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丁年跨生马,玉节度流沙。
春风北卷燕赵,无处不桑麻。
一夜蓬莱清浅,欲守平生黄卷,冰雪做生涯。
惟有天南梦,时到曲江花。瘦筇枝,轻鹤背,醉为家。
倦游笑我黄尘,昏眼簿书遮。
千古东坡良史,一段葛洪嘉处,莫种故侯瓜。
赋就五噫曲,金狄看年华。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
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十载燕山,十年江上,惯见半生风雪。
对雪无舟,泛舟无雪,不遇并时高洁。
断港残沙,今兹何夕,一似剡溪归越。
但掀篷、数尺梅花,人迹鸟飞俱绝。
君不见、五老危巅,浮丘绝顶,笑我早生华发。
返老还童,易粗为妙,定有九还丹诀。
霁景浮空,天光眩海,一体本无分别。
便堪称、六一仙公,千古太虚明月。
皓月清霜,钓舟如叶,闲渡小溪澄碧。
银汉无声,玉虹横野,斗柄正垂天北。
半幅乌纱,数根华发,一緉野凫飞舄。
问回仙、城南老树,能见几何今昔。
西华顶、十丈高花,九天秋露,结就翠房瑶实。
脱屣非难,凌空何远,三咽雪融冰液。
辟谷神方,餐霞真诀,一去更无消息。
笑人间、长住虚空,谁似一轮红日。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
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
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
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
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