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卧。
家家五十日,谁敢一日惰。
未言给私用,且以应官课。
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卧。
家家五十日,谁敢一日惰。
未言给私用,且以应官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早晨的生动画面。"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一句,通过溪水、桥梁和桑田的连接,以及早晨人们使用竹制的钩子笼头去采摘桑叶的情景,展现了农村清新的自然环境和勤劳人民的生产生活。"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卧"表达了早起工作的紧迫感,因为养蚕的人担心到了晚上蚕宝宝会因为饥饿而疲倦休息。
"家家五十日,谁敢一日惰"则强调了农事季节性的紧迫感,人们普遍在特定的时间内勤奋工作,不敢有丝毫懒惰。最后两句"未言给私用,且以应官课"说明了这些劳作并非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完成官方的征税要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农民勤劳工作、顺应自然规律以及对国家赋税义务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