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西郊有草堂,苍苔满径石田荒。
灯前夜寂妻儿语,场下秋晴老弱忙。
细纺木绵登市价,先砻䆉稏纳官仓。
开门不见徵租吏,便是田家一小康。
我亦西郊有草堂,苍苔满径石田荒。
灯前夜寂妻儿语,场下秋晴老弱忙。
细纺木绵登市价,先砻䆉稏纳官仓。
开门不见徵租吏,便是田家一小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居住在西郊的草堂中,周围环境清幽,苍苔满径,石田荒芜,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夜晚,室内灯火昏黄,家人围坐,轻声细语,温馨而安宁。秋天晴朗的日子里,村中的老弱之辈忙碌于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诗中提到细纺木绵,可见当地纺织业的繁荣,人们将木绵制成布匹,以市价出售。同时,也提到了粮食的收获与储存,农民们将稻谷先进行砻磨,然后收纳到官仓中,体现了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最后,诗人感慨道,虽不开门迎见征租的官吏,却能过上一种相对安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欣赏。
昔与奉常辈,丹青耽妙年。
披图且览句,抚慨心茫然。
壶仙胸宇丹青府,燕赵归来隘吴楚。
襄阳逸法诉荆关,海岳风流雄万古。
自缘宿契海岳情,云烟浩荡穷沧溟。
山浮群树清濑远,雨洗半峰孤塔明。
湿岚馀霭纷夏绿,墅渚轻风散凫鹜。
移家愿卜水云坳,长竿独倚清溪曲。
奉常高弟俊彦流,泮水横经今几秋。
鹅湖秀色赋真赏,对此宛卧沧江幽。
画意非苟精,神情会应少。
落月秋空江海思,浪拟浮槎度林杪。
北海高风须力追,清衿气吐云烟姿。
曹刘沈谢兴莫比,溟鲲一跃凌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