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闽舟感怀·其二》
《闽舟感怀·其二》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珠崖弃地岂良图,赤手擎天一柱孤。

忍见伊川皆野祭,况闻仓葛有人呼。

故乡真定辞先垄,异代延平访旧都。

南越今方为汉守,长缨祗愿系东胡。

(0)
鉴赏

这首诗《闽舟感怀(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通过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深切思考。

首联“珠崖弃地岂良图,赤手擎天一柱孤”以珠崖弃地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领土丧失的痛心,同时也暗喻个人在困境中孤军奋战的无奈与坚韧。珠崖,古代地名,此处借指被放弃的土地,而“赤手擎天一柱孤”则形象地描绘了在逆境中独自支撑的英雄形象。

颔联“忍见伊川皆野祭,况闻仓葛有人呼”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伊川”、“仓葛”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忧虑。伊川,古代地名,这里可能借指某种象征意义;仓葛,古代两位著名的医者,此处或隐喻为道德与智慧的化身。

颈联“故乡真定辞先垄,异代延平访旧都”则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祖先的追思。真定,即现在的河北正定,是诗人的故乡;延平,可能指的是福建的延平,这里或许寄托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家乡的向往。

尾联“南越今方为汉守,长缨祗愿系东胡”收束全诗,既是对当前局势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南越,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边疆地区;汉守,意指守护国家;长缨,原指汉武帝时使臣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后泛指使者或外交官;东胡,古代民族,这里可能暗指外敌。整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稳固边防,对外敌有所作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也展现了其对历史、道德、亲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君复处士栖大师夙有玩月泛湖之约予以卧病致

凉风吹众木,羸病转加前。
伏枕谁相问,中秋月又圆。
清光浮远峤,冷色混平川。
不得同支许,乘舟乐浩然。

(0)

玛瑙坡四咏

玛瑙坡前石,坚贞可补天。
女娲何处去,冷落没寒烟。

(0)

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

禅外相怀雪乍晴,音书早晚到柴扃。
残阳独倚危楼望,极目山光数点青。

(0)

梵天寺二首

梵宇清虚远俗喧,登临时得爽吟魂。
卷簾高雪明稽岭,上阁秋涛出海门。
群木冷阴连古塔,疏钟寒韵彻江村。
城中泉石诗中景,闲对文公尽日论。

(0)

孤山诗三首

四绝尘埃路,孤山景实孤。
危巅侵迥汉,汉色浸平湖。
古塔名支佛,新泉号仆夫。
王维在何处,奇迹更堪图。

(0)

玛瑙院居戏题三首

水边闲卧万缘休,言欲无瑕行欲修。
草屋冲门任穷困。
屠龙终自胜屠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