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二》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弥天无处着衰颜,映水愁窥彻骨寒。

雁影自宜霜月暗,镜光知向暮春残。

江门蓑冷添藤笠,易水歌阑尚白冠。

惭愧云林幽兴绝,还留画里一人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夫之在山中与友人刘生分别后的感慨。首句“弥天无处着衰颜”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仿佛衰老的容颜无处安放,流露出深深的忧郁。次句“映水愁窥彻骨寒”,通过水中的倒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愁绪,寒意直透骨髓。

“雁影自宜霜月暗”借雁影在霜月下显得更加孤独,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的孤寂。接下来,“镜光知向暮春残”以镜子反映出时光流逝,春天即将逝去,寓言诗人生命的晚景,增添了岁月无情的哀伤。

“江门蓑冷添藤笠,易水歌阑尚白冠”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在江边披着蓑衣,戴着藤编斗笠,即使面对易水送别的场景,仍保持着古代士人的风范,但歌声已尽,白发犹在,更显落寞。

最后两句“惭愧云林幽兴绝,还留画里一人看”,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留住青春,只能在山水画卷中让后人观看这幅“衰容图”,流露出一种自嘲和对友人深情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由妙庄严路至普济寺三章·其二

不履中极高,安知下方窘?

置我太始间,神驹气为靷。

朝海群岫严,缠天万松紧。

华虹骁将旗,璎云上台衮。

山门作扇开,若恐曜灵隐。

石乳多溽烟,蒸为五色菌。

往结永寿缘,回顾玉堂近。

汉代梅南昌,于何类潜蚓?

(0)

玉如意

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

含章洵远俗,特达迥超群。

味道如可挹,葆光意不纷。

奚称韦刺史,藉用指三军。

(0)

朗吟阁

画阁云楣圣藻书,题名犹在我生初。

尔时海阔天空意,厥后朝乾夕惕居。

空色佛诠付茫若,治安道要正惭如。

孩提常此闻诗礼,石火流阴越感予。

(0)

西峪

又问灵岩路,言从西峪途。

林阴入夏密,峰翠较春殊。

诗意常思李,画情讵让吴。

时存勤政念,一宿岂妨乎。

(0)

登六和塔作

初地诣坚固,信心登窣堵。

二谛此俱融,空色本无所。

三明真净域,可以泯今古。

四天垂宝网,落落闻铃语。

五云糺扶盖,拥护龙象旅。

六鳌永负戴,万劫奠江溆。

七宝胜庄严,如是瓣香炷。

层层标实诠,历历凭證取。

江山识重巡,欢喜生八部。

飏以细细风,霏以纤纤雨。

造极朱栏扶,旷览供仰俯。

于已可忘忧,于民那忘苦。

回首礼释迦,徒羡曾何补。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四金莲映日

玉井曾标秀,金台别擅奇。

辉辉争日色,灼灼动风枝。

银气常葱蔚,晶光自陆离。

清凉慢相讶,古佛实都兹。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