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理稼》
《观理稼》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稂莠日已长,匆匆芟薙初。

来时露沾屩,归去月侵锄。

一腹馁犹甚,百骸勤有馀。

吾无力耕苦,谬读古人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jià
sòng / méiyáochén

lángyǒuchángcōngcōngshānchū

láishízhānjuēguīyuèqīnchú

něiyóushènbǎiháiqínyǒu

gēngmiùrénshū

注释
稂莠:杂草。
日已长:日益繁茂。
匆匆:急忙。
芟薙:除草。
露沾屩:露水打湿鞋。
侵锄:映照锄头。
一腹馁:肚子饥饿。
百骸:全身。
勤有馀:劳累不止。
无力耕苦:没有力气耕作。
谬读:错误地研读。
古人书:古人的书籍。
翻译
杂草日益繁茂,我急忙开始除草。
来时露水打湿了鞋,回去时月亮映照着锄头。
肚子饥饿更甚,全身劳累却不止。
我没有力气去辛苦耕作,却错误地研读古人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理稼》,通过对农事的观察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感慨。首句“稂莠日已长”描绘了田间杂草丛生的景象,暗示农事的艰辛;“匆匆芟薙初”则写出农人忙碌地除草的情景,体现了农人的勤劳。

接下来两句“来时露沾屩,归去月侵锄”,通过农人早出晚归的形象,展现了农夫辛勤劳作直至月光洒满锄头的场景,生动地刻画了农人的生活状态。诗人自述“一腹馁犹甚,百骸勤有馀”,虽然自己肚子饥饿,但身体劳碌却感到满足,体现出他对农耕生活的深深敬意。

最后两句“吾无力耕苦,谬读古人书”,诗人反思自己虽然没有能力亲身耕作,却在读书中寻求知识,这表明他对农事的理解并非空洞,而是源于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梅尧臣诗歌贴近现实的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平生志湖海,亦复慕林泉。

驱车太行路,古道何盘盘。

北走穷乌桓,滦京俯长川。

南游涉交广,瓯越遂幽閒。

紫霞绕吾庐,寒玉鸣我前。

清净谐道心,空明契僧诠。

由来高世士,脱屣山水间。

先鞭愧吾友,入幕芙渠鲜。

拂衣憩林下,似有三生缘。

程子雅高和,临风写烦悁。

不辞竟日留,翳景欲忘旋。

嗟我三载后,感慨犹千年。

卜庐事先陇,愿老浔湖边。

(0)

题杜居安瘦马图

欲试原头春草长,老来筋力已堪伤。

嘶风复有飞腾志,愿见当年田子方。

(0)

题李后主画竹

落笔还同铁钩锁,照眼何如金错刀。

老可小坡应王气,一竿秋影拂沧涛。

(0)

画芦雁飞鸣宿食

一行斜起雪成群,嘹呖声多远更闻。

夜冷芦汀眠不得,啄残千顷洞庭云。

(0)

挽陈世恭

花溪廿载遂交游,似子相知百一收。

孙楚有怀哀甚切,耿兰无报泪空流。

白头慈母应多病,黄口孤儿不识愁。

最是斯文从此绝,凄风回首卧云楼。

(0)

咏史十二首·其七陈平

冠玉平生擅美姿,已于分肉见施为。

声名此日齐三杰,筹策当年用六奇。

周勃固知才不逮,王陵仍有节难移。

试看诸吕封王后,汉鼎端如一线危。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