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待眠。
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髻儿半偏。
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待眠。
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髻儿半偏。
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这首《梅花引》是宋代词人赵汝茪的作品,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波动。开篇“对花时节不曾忺”,表达了词人在花开的季节里心情不佳,提不起兴致。“见花残,任花残”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淡漠,似乎对花的凋零无动于衷。
接下来,“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描绘了词人独自在窗边感受春寒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题破玉笺双喜鹊”一句,以喜鹊寓意美好的消息,但词人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好转,反而感到“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暗示了内心的愁绪如同山峦般沉重。
下片转入更深的情感表达,“待眠,未眠”揭示了词人难以入睡的焦虑,“事万千”道出了心中的纷扰。“也问天,也恨天”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追问和怨恨,同时“髻儿半偏,绣裙儿、宽了还宽”通过身体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词人情绪的低落和生活的无所适从。
最后,“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象征着词人试图自我温暖,但效果微乎其微。“惟有月知君去处”以月光映照孤独,而“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则让人想象词人所在的具体环境,更显其孤寂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花为媒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