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
风弄影、录鬟撩乱,搔头斜插。
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
看柔须、点缀半开时,微烘蜡。冰箸瘦,琼枝滑。
芳径底,谁偷掐。怕夜凉消得,锦围红匝。
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剩借清香发。
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
玉导纤长,顿化作、云英香荚。
风弄影、录鬟撩乱,搔头斜插。
璞小还思钗燕并,丛幽略比蕉心狭。
看柔须、点缀半开时,微烘蜡。冰箸瘦,琼枝滑。
芳径底,谁偷掐。怕夜凉消得,锦围红匝。
鹅管不禁仙露重,蜜脾剩借清香发。
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
这首元代张雨的《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词中以玉簪为引,赞美其纤长如云英香荚,轻盈灵动。风吹过,玉簪的影子摇曳不定,仿佛秀发般撩乱,斜插于头上,增添了几分女性的娇俏与娴静。
玉簪虽小巧,却寓意着钗燕般的双栖并蒂,其形状略似蕉心,暗示着深藏不露的幽雅。花瓣半开时,犹如美人含羞,微微散发着香气,如同蜡火微烘,更显温婉。
接下来,词人通过“冰箸瘦”、“琼枝滑”等意象,形容玉簪的清冷与细腻,而“芳径底,谁偷掐”则流露出对花开花落的怜惜,担心夜间的寒凉会消损其美丽。词人想象着,只有仙露才能增添其丰盈,清香犹在,期待有人能以绝妙之词赞美这玉簪。
最后,词人期盼有才子能以词章“弹压”这满眼的美景,将玉簪之美定格在文字之中,使之永存。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作者对玉簪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