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镜朝霞,琼壶别泪。搓酥滴粉天然媚。
细腰宫里露华浓,曲栏斜倚人微醉。
照眼波明,吹香雨细。翩翩燕子寻春至。
如花人去几多时,红钤好认横波字。
银镜朝霞,琼壶别泪。搓酥滴粉天然媚。
细腰宫里露华浓,曲栏斜倚人微醉。
照眼波明,吹香雨细。翩翩燕子寻春至。
如花人去几多时,红钤好认横波字。
这首清代杨芸的《踏莎行·顾眉生桃花小幅》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春日画卷。开篇"银镜朝霞,琼壶别泪"以清晨的银色镜子和晶莹的玉壶象征着分别的泪水,暗示了画面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搓酥滴粉天然媚"形容女子如酥如粉的肌肤,流露出自然的魅力。
"细腰宫里露华浓,曲栏斜倚人微醉"描绘了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她的细腰在宫中露珠的映衬下更显丰盈,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仿佛沉浸在微微的醉意中,透露出一种慵懒而迷人的韵味。
"照眼波明,吹香雨细"通过明亮的眼波和轻柔的香气,进一步刻画女子的神韵,如同春雨般细腻。"翩翩燕子寻春至"引入春天的元素,燕子的飞舞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如花人去几多时,红钤好认横波字"表达了对女子离去的怀念,以及试图从她眼神中的横波字迹中寻找她的踪影。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艳女子的形象,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大慈寺侧虎跑泉,性空昔日此栖禅。
以无水将他之矣,忽有神人来告旃。
南岳童子遣二虎,旋来移请无忧焉。
翌日乳窦淙有泌,异常甘冽清且寒。
不见不闻无穷已,伎俩有尽语不刊。
绠汲聊偿问景兴,还讶其然岂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