溇者沈杯杓,醇醴同一味。
狂风偃秋草,兰艾一同悴。
贤愚不同调,薰莸不同气。
如何昧去就,欲令为一致。
安得使贤愚,各分于一器。
安得使薰莸,各生于一地。
我志诚如斯,未审化工意。
溇者沈杯杓,醇醴同一味。
狂风偃秋草,兰艾一同悴。
贤愚不同调,薰莸不同气。
如何昧去就,欲令为一致。
安得使贤愚,各分于一器。
安得使薰莸,各生于一地。
我志诚如斯,未审化工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铸的《对酒》,通过对酒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愚、善恶分别的深刻见解。诗中以“溇者沈杯杓,醇醴同一味”起兴,暗示贤愚虽然看似相近,实则如同浊酒与清酒,本质上有天壤之别。接着,“狂风偃秋草,兰艾一同悴”描绘了恶劣环境对两者的影响,即使在困境中,贤愚的表现也会大相径庭。
诗人感慨“贤愚不同调,薰莸不同气”,强调了区分贤愚、善恶的重要性,不能混淆视听。他进一步提出疑问:“如何昧去就,欲令为一致?”表达了对社会试图抹平差异、混淆是非的忧虑。最后,诗人期盼“安得使贤愚,各分于一器;安得使薰莸,各生于一地”,即希望贤愚能各得其所,善恶分明,而他自己“我志诚如斯,未审化工意”,表达了坚守自我立场,但又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不解。
整首诗通过饮酒的意象,寓言般地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价值坚守的理念,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