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沧浪垂钓者,徵书远召愧无能。
明朝江北思君处,云树重重是秣陵。
十载沧浪垂钓者,徵书远召愧无能。
明朝江北思君处,云树重重是秣陵。
这首诗名为《寄别朱拾遗》,由明代诗人陈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愁。
首句“十载沧浪垂钓者”,以“十载”点明时间之长,“沧浪垂钓者”则借用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如同在江河中垂钓的隐士,生活悠然自得,但内心却渴望着与友人相聚。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次句“徵书远召愧无能”,描绘了友人被征召的场景。一个“远召”字,突出了友人被召唤的突然性和距离感,而“愧无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无奈和自责,似乎在说:“我无法阻止你的离开,只能感到深深的遗憾。”
第三句“明朝江北思君处”,将时间推至第二天,地点指向了长江以北,预示着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这里通过“思君处”三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最后一句“云树重重是秣陵”,以“云树”形容南京(秣陵)的景色,既描绘了南京的壮丽风光,也象征着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然而,“重重”二字又暗示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以及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
采石江头李太白,狂不奈烦宫锦窄。
赤壁矶下苏东坡,一叶泛泛凌风波。
当时有月并有酒,和酒和月吞入口。
酒肠得月冷于冰,化作瑰辞喧宇宙。
两首赋,百篇诗,千秋万古称绝奇。
两翁不作归来鹤,玉宇琼楼寒漠漠。
若得长江变泼醅,少住人间亦差乐。
望圆晦缺秋复春,古来明月今来人。
我时举酒问明月,月亦团团应不得。
铁如意,玉唾壶。
我歌君和声呜呜,烂醉起舞嗔人扶。
问影莫是李与苏,月中仙子知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