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朝诗》
《雪朝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纲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同云凝暮序,严阴屯广隰。

落梅飞四注,翻霙舞二袭。

实断望如连,恒分似相及。

已观池影乱,复视帘珠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同云凝暮序”,以“同云”象征着一片云层密布的景象,暗示着夜晚即将来临,营造出一种沉静而略带压抑的氛围。“凝”字则强调了云层的厚重感,仿佛整个天空都被一层厚重的云幕所覆盖。这一句简洁有力,为后续的雪景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着,“严阴屯广隰”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前的阴冷气氛。这里的“严阴”指的是浓重的阴云,而“屯广隰”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阴云在广阔的低洼地带聚集的情景,给人一种压迫感和即将到来的寒冷气息。

“落梅飞四注,翻霙舞二袭”两句,将视线转向了雪的降临。这里使用了“落梅”和“翻霙”两个意象,前者可能是指雪花飘落时轻盈的姿态,后者则直接描绘了雪花翻飞舞动的场景。通过“四注”和“二袭”的对比,不仅表现了雪花数量之多,还暗示了其飘落速度之快,以及在空中舞动的动态美。

“实断望如连,恒分似相及”两句,继续描绘雪花的形态和飘落的轨迹。这里运用了“断”与“连”、“分”与“及”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雪花看似分离却又相连,看似独立却又相互接触的状态,既体现了雪花飘落时的独立性,也表现了它们之间微妙的联系,营造了一种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美感。

“已观池影乱,复视帘珠湿”最后两句,将视角从空中转至地面,通过“池影乱”和“帘珠湿”这两个细节,展现了雪后环境的变化。池水表面因雪花的覆盖而显得混乱,窗帘上的水珠则是雪融化后的痕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雪后景色的清新与宁静,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纲

萧纲
朝代:南北朝   字:世缵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503―551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你喜欢

送慧上人之九顿岭·其一

九顿岭头愁夕曛,高人南去礼寒云。

白牛露地秪自见,玄鹤出林终不群。

神锡行空风瑟瑟,钵衣挂树月纷纷。

松崖总是经行路,出定哀猿何处闻。

(0)

斋前隙地列三石峰因植丛竹其下小雨隐映可爱

南园旧竹困支离,移过墙阴雨更宜。

落落出群看两个,萧萧交翠待千枝。

荒苔古石清閒地,细草虚庭隐士诗。

即此尽堪消永日,鸣驺陌上欲何为。

(0)

陪溪南隐君入山玩竹十二韵

涉溪弄芳鲜,临岸得嘉荫。

始缘一径微,稍入万壑深。

建戈直如刺,攒幄密方纴。

杀青脱工削,镵笋出庖禁。

翠怜秋雨洗,碧爱寒水浸。

草柔地堪席,苔净石宜枕。

沉沉惊瞑合,洒洒觉凉沁。

歌风便鸟憩,垂露惬蝉饮。

鸣笙虚可窍,扶老坚足任。

延秋思纵揽,占地欲豪赁。

一区聊有营,千亩得无甚。

愿从此君咏,请斥俗士闯。

(0)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五

日落风犹起,江寒鱼正肥。

鸬鹚下水急,舴艋出滩稀。

旅食劳行李,归栖念采薇。

已惊残岁迫,犹恐壮心违。

(0)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一

背岭溪流合,穿林石路高。

连甍依嵽嵲,百堵见周遭。

扫叶看畦韭,搴萝出涧桃。

极知幽兴熟,来往未云劳。

(0)

寄青原福上人

闻说靖居寺,莲花峰最奇。

几年增怅望,何日是来时。

晓刹蟠丹壁,春泉注玉墀。

塔前荆树好,应长向南枝。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