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谋猷,补天气力,岳祗来佐兴运。
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
清台占象,见璧月、珠星明润。
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
勋共德、继增篆鼎。今共古、问谁比并。
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
映彩服、朱颜青鬓。
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
经国谋猷,补天气力,岳祗来佐兴运。
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
清台占象,见璧月、珠星明润。
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
勋共德、继增篆鼎。今共古、问谁比并。
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
映彩服、朱颜青鬓。
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
此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经国谋猷,补天气力”表明国家大事得以顺利进行,天地之气得到调和。“岳祗来佐兴运”则是指山川神灵降福助兴旺发达。
接下来的“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官宦家族的繁盛。他们共同仰望着雄伟的家园和高耸的府邸。“清台占象,见璧月、珠星明润”则是用清澈的台榭来观察天象,璀璨的月亮和闪耀的星辰都显得明净而光滑。
“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可能指的是对一年中的节气变化和季节更替中花卉的盛开进行赞美。“勋共德、继增篆鼎”则是在表达对先人功德的颂扬以及后代继承发扬光大。
“今共古、问谁比并”是询问现在与过去相比,哪个时代更为辉煌。随后的“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则是在描绘宫廷中的宴会和赏花之景,其中有广乐门的开启、寿斝(一种礼器)的使用、赐予紫色的荣誉和丰收的果实。
最后,“映彩服、朱颜青鬓。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则是对盛装的描绘,以及对长寿和高耸建筑的向往,同时也在欣赏太平盛世所带来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