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慵上客心伤,望望华林半就荒。
闻说仙人佩留玦,可能公主额添妆。
轻同飞絮因风乱,弱伴游丝学舞长。
若道返魂真有树,愿从西海问奇方。
高楼慵上客心伤,望望华林半就荒。
闻说仙人佩留玦,可能公主额添妆。
轻同飞絮因风乱,弱伴游丝学舞长。
若道返魂真有树,愿从西海问奇方。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哀愁。首句“高楼慵上客心伤”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高楼之上,诗人不愿登高远望,内心满是伤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绘的景色中蕴含的哀愁情绪。
接着,“望望华林半就荒”一句,将目光转向了曾经繁茂的华林,如今却已半荒,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变迁的不可逆转。随后,诗人通过“闻说仙人佩留玦,可能公主额添妆”两句,引入了神话元素,以仙人与公主的传说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落花虽逝,但其美丽与价值依然被人们所铭记与怀念。
“轻同飞絮因风乱,弱伴游丝学舞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落花随风飘散的情景,如同轻盈的飞絮在空中翻飞,又似柔弱的游丝在风中舞蹈,展现了落花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自由与优雅。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落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最后,“若道返魂真有树,愿从西海问奇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永恒的渴望与追求。如果真的存在能够使生命返老还童的神树,他愿意从遥远的西海去寻找,这既是对自然奇迹的向往,也是对生命不朽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牙鼓声中,又妆点、千红万绿。
春试手,银花影粲,雪梅香馥。
归梦不知家近远,飞帆正挂天西北。
记年时、歌舞绮罗丛,凭谁续。烟水迥,云山簇。
劳怅望,伤追逐。把蛛丝鹊喜,意□占卜。
月正圆时羞独照,夜偏长处怜孤宿。
悔从前、轻被利名牵,征尘扑。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
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