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八》
《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八》全文
宋 / 张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俎豆能折冲,儒冠或兜鍪。

六月早奏功,岂待防高秋。

俗士怀晏安,所至贾人留。

襆被应自疏,未知几宜休。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名为《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其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古代儒家精神与世俗观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俎豆能折冲,儒冠或兜鍪”以“俎豆”象征儒家礼仪之严谨,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儒冠”则代表儒家学者,虽外表看似平凡,但内心坚韧如盔甲(“兜鍪”),暗示儒家学者在面对社会挑战时,能够挺身而出,不畏艰难。这种对比强调了儒家精神的内在力量及其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接着,“六月早奏功,岂待防高秋”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学者的远见卓识。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他们就能预见并着手解决可能的问题,无需等到秋高气爽之时才行动。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前瞻性,也暗示了儒家思想在解决问题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俗士怀晏安,所至贾人留”则揭示了社会上普通人的安于现状、缺乏远见,以及商人(贾人)的逐利行为。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儒家学者追求道德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赞赏,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最后,“襆被应自疏,未知几宜休”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旅行者携带的简单行囊(襆被),暗示了儒家学者在追求真理和道德时的简朴生活态度。同时,提出的问题“未知几宜休”,则引人深思,意味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何时是适当的休息或停止,是一个需要智慧判断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儒家精神与世俗观念的对比,表达了对儒家学者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社会普遍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扩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猜你喜欢

送人之京

送客京华去,江干落日斜。

百年双短鬓,千里一浮槎。

柳色河桥雨,莺声驿路花。

明朝相忆处,云树渺天涯。

(0)

泖月楼夕眺迟蒋白滩不至

飘风鸣轩棂,落叶辞高柯。

薄暮登层楼,伊余心未和。

悠悠远天云,泛泛晴川波。

去者曾莫留,来者奄忽过。

千秋旦暮事,百岁宁足多。

但愿狎所亲,欢至相与歌。

幽人期不来,奈此凉月何。

(0)

寄吴学士二首·其一

飘飘杨白花,溶溶大江水。

天衢既阻修,良人隔万里。

妾身如飞蓬,贞洁聊自矢。

朝立青云端,暮倚朱楼里。

四顾多傍徨,尘沙蔽野起。

梧桐摧为薪,兰蕙化为枳。

中夜坐长叹,皓首思君子。

(0)

赠朱子价

美人淮南来,贻我琼瑶篇。

扣之作哀玉,引被清商弦。

忽复渡江去,扬帆凌紫烟。

临风怆然别,伫立还自怜。

况当三五夕,皓月生婵娟。

盈盈媚河汉,对影成留连。

岂无新相知,故旧情独牵。

折葵制团扇,置子怀袖前。

采兰结芳佩,系子衣带边。

如彼远行迈,勿为中路捐。

(0)

杂诗

古道有蒺藜,行者戒经过。

新径富桃李,过客肩相摩。

古道日以微,新径日以多。

江河逝悠悠,叹息将如何。

(0)

贫居

薄田日已荒,旧业日已替。

困蒙三十年,良由寡生计。

人非无交游,贫贱易相弃。

周周与蛩蛩,饥渴尚相济。

所以箪瓢人,傲焉不狎世。

处之苟能安,其乐有真意。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