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十三日同散原恪士寿丞瘦唐同武游焦山一宿与瘦唐寿丞同武先去散原恪士留山待王君伯沆》
《五月十三日同散原恪士寿丞瘦唐同武游焦山一宿与瘦唐寿丞同武先去散原恪士留山待王君伯沆》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好境初逢两相得,重到便惜哀乐参。

焦山诸庵尚好在,惟羼识想随幽探。

昔来玉兰正作花,今看绿叶空扶檐。

清梵晨钟不改度,十年梦寤饱尘凡。

沉泉悽怆久亦淡,约略话旧资僧谈。

平生归山真实意,到此惘惘仍难甘。

饥愁恐怖业未尽,暂来旋去吾何惭。

两翁少留定清绝,有待未至凭■巉。

明楼月出诸籁寂,凉思一发酬幽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五月十三日一同游览焦山的经历,以及在山中一宿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好境初逢两相得”,表达了诗人初次遇到美好景色时的喜悦与满足感,与友人的相遇相得益彰。接着,“重到便惜哀乐参”则体现了诗人对再次来到此地的珍惜,哀乐参半的情绪流露其中,既有对过往回忆的感慨,也有对当下时光的珍视。

“焦山诸庵尚好在,惟羼识想随幽探。”描述了焦山上的寺庙依然完好,诗人随着内心的想法深入探索,感受着山中的静谧与神秘。接下来,“昔来玉兰正作花,今看绿叶空扶檐。”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景象,玉兰花曾经盛开,如今只见绿叶垂挂,时间的流逝在自然景观中留下了痕迹。

“清梵晨钟不改度,十年梦寤饱尘凡。”诗人感叹清朗的梵音与晨钟声未曾改变,仿佛在提醒他,尽管经历了十年的尘世生活,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依旧不变。随后,“沉泉悽怆久亦淡,约略话旧资僧谈。”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交谈后,内心的情感逐渐平静下来,通过简短的对话,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平生归山真实意,到此惘惘仍难甘。”诗人回顾自己一生追求归隐山林的心愿,即使身处山中,仍然感到一丝难以释怀的迷茫。接下来,“饥愁恐怖业未尽,暂来旋去吾何惭。”诗人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承认生活中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和恐惧,但并不因此感到羞愧,因为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最后,“两翁少留定清绝,有待未至凭■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短暂相聚后的不舍,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在“明楼月出诸籁寂,凉思一发酬幽耽。”的描绘中,诗人想象着夜晚明楼之上,月光洒落,万物寂静,心中涌起的凉爽思绪,是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北伐行

王师北伐何仓卒,六郡丁男亳州骨。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

偏裨入救嗟已晚,万国此恨何时终。

(0)

朝日临高台

朝日临高台,眷彼芳树閒。

上有共栖鸟,和鸣何关关。

尔亦慕俦侣,我胡独不然。

良友在万里,邈然河与山。

聚会岂不思,岁月倏已殚。

未必无他人,要非心所欢。

(0)

梦中作

少小尚奇节,无意缚圭组。

远游江海閒,登高屡怀古。

前朝英雄事,约略皆可睹。

将军策单马,谈笑有荆楚。

高视蔑袁曹,气已盖寰宇。

天未豁壮图,人空坐崩沮。

丈夫生一世,成败固有主。

要非儓儗人,未死名已腐。

夫何千载后,亦忝趋大府。

主人敬爱客,开宴临长浦。

高论极兴亡,历览穷川渚。

殷勤芳草赠,窈窕邯郸舞。

愧无登楼作,一旦滥推许。

怀哉挥此觞,别路如风雨。

(0)

闺怨·其二

欲作辽阳梦,愁多自不成。

错嫌乌臼鸟,半夜隔窗鸣。

(0)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其一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0)

送思訦之官鳌峰

我如汝年时,昉问便江戍。

选阱如海深,望洋吁可怖。

汝今亦宜教,去作鳌峰主。

有民环百里,待汝字而抚。

何以奉宽条,何以抚黎庶。

惟公则生明,平心阅牒诉。

惟廉则寡过,莫受脂膏污。

惟勤则集事,慎勿习逸豫。

惟俭可无求,只学我清苦。

持此四字符,便是作县谱。

去家三百里,两地无多路。

安问来与往,时走一健步。

居官而民宜,暌隔非所虑。

三年课最归,可以见君父。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