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仰止高风早赋归,晚生自恨不同时。
公如岭上孤松秀,我亦松间百尺丝。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自我遗憾之情。首句“仰止高风早赋归”,赞美友人孙敷山归隐时已展现出高尚的品德与超凡的风度,暗含对其早年智慧与决断的钦佩。次句“晚生自恨不同时”,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的遗憾,体现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接下来,“公如岭上孤松秀”一句,以“孤松”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孙敷山归隐后的独立而清高的形象,如同山岭之上的松树,虽处险峻之地,却依然挺拔秀丽,象征着人格的坚韧与高洁。而“我亦松间百尺丝”则进一步将自己比作松树下的百尺长丝,虽然身处同一环境,但作为“晚生”的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虽有相似的追求,却无法达到友人那样的境界,暗含着对自身现状的反思与对更高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情感的细腻表达,传达出一种既羡慕又自省的情感氛围,富有哲理意味。
杏雨沾衣时候,去水无波,流光疑湿。
啼痕红泫,凝艳孕香添色。
凄凉最是,紫骝嘶遍,悄悄池亭,愔愔坊陌。
嫩柳才眠又起,万缕拖金,重认游冶踪迹。
斗草踏青旧事,步尘碎屧余响寂。
梦里惊鸿影,记秋千来往,曾照晴碧。
窥人无语,约略燕帘双翼。
鬓改颜凋巾唾在,盼行云消息。
似痴似醉,花外空伫立。
残吹晚空,远山正、睡容初熟。
送一羽流光,闲里半消鬓绿。
佩秋俊赏,记共采、泽兰盈掬。
省会心不远,尽日无言空谷。
待月楼台,听莺门巷,断梦谁续。
纵青鸟殷勤,还恐探看未足。佳人何处,岁寒倚竹。
清波垂,墙外几声横玉。
白发青尊,两朝旧恨谁能忆。
聪明儿女最伤心,拥髻悲遥夕。萝屋昏釭四壁。
翠衫扶、纤蛾怨抑。舞休歌歇,酒冷香销,凄然而泣。
卅载沧桑,夜深秘事谭宫掖。
赵家姊妹总承恩,日影昭阳惜。红粉江山浪掷。
老柔乡、脂妖荡魄。繁华一霎,天上人间,空成陈迹。
过清明、画桥人散,天涯知渐春暮。
名花一半东风恶,又被无情丝雨。愁几许。
算只有、垂杨尚劝流莺住。海棠怨否。
问靓影谁怜,别来数日,泪眼竟无语。
芳菲节,重忆秋千何处。楼高终把人误。
鸳鸯照水横波媚,换了凄凉鸥鹭。应更苦。
纵盼断、江潮不见双鱼素。如今倦旅。
但酒病诗医,魂消梦受,目送乱红去。
将军老去,祗萧萧孤笠、西风吹早。
碧水丹山盟白发,双影夕阳红小。
瓢语青天,屐声黄叶,驴背添诗料。
周郎江左,当时同调应少。
曾记破笠飞来,相逢海上,桐帽蕉衫好。
我访石城秋色冷,尚识东南一老。
画里烟霞,酒边宾客,旧梦伤怀抱。
苍茫摇首,浮云衣狗如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