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训堂诗》
《慈训堂诗》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孟轲称大贤,道学冠今古。

陶侃惜分阴,乃心忠典午。

当年造就赖慈亲,剪发断机良独苦。

君家阿母贞且贤,与古列女相比肩。

孀居节操凛冰雪,诸孤在膝皆髫年。

谆谆训诲不辍口,愿汝成立报所天。

为言汝家素阀阅,累叶簪组相蝉联。

而翁受命宰百里,奉法循理人共传。

一朝奄弃遗尔辈,我故未忍归重泉。

属纩言犹在吾耳,令我慇勤教诸子。

汝曹力学能有成,尔父虽死犹不死。

言之痛心恐未足,大书日新扁华屋。

诸郎感奋思立身,恒若汤盘警心目。

明师益友资讨论,暮史朝经勤讲读。

一朝昆季俱登庸,万里云霄快鸿鹄。

伯也绣衣霄汉立,季也芳名题桂籍。

子能若此亲何忧,笑引诸孙饷梨栗。

满庭慈竹布清阴,绕砌萱花丽迟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慈训堂诗》,以赞颂孟轲、陶侃等贤人的道德典范,进而表达对家中慈母及家族传统的敬仰和期望。诗中提到孟轲的大贤风范和陶侃珍惜光阴的精神,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母亲的贞节与教诲。诗人以自己的家庭为例,描述了母亲的高尚节操和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通过勤奋学习,继承家族荣耀,光宗耀祖。

诗中“大书日新扁华屋”一句,表达了对子孙们日新月异的进步寄予厚望,而“明师益友资讨论,暮史朝经勤讲读”则倡导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切磋的氛围。最后,诗人期待家族子弟都能出人头地,如“伯也绣衣霄汉立,季也芳名题桂籍”,并以欢笑和慈爱的场景收尾,描绘出一幅温馨和睦的家庭画面。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后辈的深情寄语,体现了作者对于家庭教育和品德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

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0)

酬卢秘书二十韵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

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

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

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

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

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

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

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

尝思豁云雾,忽喜访尘埃。

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

不胜珍重意,满袖写琼瑰。

(0)

见山

幽人昔解绶,草阁赋归来。

嗒尔帘栊启,悠然烟雾开。

晴光分径竹,晓色下阶苔。

不尽东篱意,千岩秋气回。

(0)

崇德阁下答诸公不语禅

浩浩长空走日轮,何烦苦苦辨根尘。

鹏程万里非由驾,鹤算三千别有春。

铅锡点金终属假,丹青画马妄求真。

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

(0)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0)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