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
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
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
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
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
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
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
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僧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联“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中,“解鞅”指卸下驾车的马套,象征诗人结束了一天的奔波,来到寺庙寻求心灵的宁静。“招提”即寺院,此处点明地点。“日已西”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虽有“懒脚”,却并未踏入那“丹梯”(可能指高大的阶梯),表现出对环境的尊重与内心的淡泊。
颔联“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舍利是佛教中圣物,此处象征着精神的崇高与神圣。天龙作为守护者,增添了神秘色彩。而“野鹤栖”则以自然界的生物来衬托寺庙的超脱与宁静,两者相映成趣。
颈联“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转而描写寺庙内的景象。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墙壁上留下的云纹图案,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装饰了空间,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然而,如今却因“俗物”(可能指世俗的尘埃)而被覆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则以诗人独自徘徊、搔首不解的场景收尾。四周的风声、树影与鸟鸣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寻找理解与共鸣,但最终只能面对自然界的寂静,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