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徵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明徵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对往昔岁月的留恋。"明徵君旧宅,陈后主题诗"一句,通过提及主人公回访故居和陈述过去的主题,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彰显出一种怀旧的情感。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中,“迹”指的是昔日的足迹,而“人亡”则是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写照。这里的“山空月满”构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情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则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强化这种怀旧之情。"宝瓶"象征着珍贵的记忆,而“无破响”意味着这些记忆虽然不再发出声音,但依然完整地保留着。"道树"和"低枝"则描绘出一种自然景观,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伤离客"指的是对于离别的伤感,而“仍逢”则意味着这种伤感并未减退,反而在特定的环境中被重新唤起。
整首诗通过对旧宅、自然景观和个人记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往昔间差异时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重华南狩时,九有诵光格。
帝子望不还,苍茫九疑碧。
天地寄寥廓,垒空寄大泽。
成毁真须臾,讵云靡穷极。
胡为垒中人,还竞昔人迹。
岁月闲鹑居,物华美鷇食。
夙驾非我驰,停鸾非我息。
去去莫夭阏,鹪枝运鹏翼。
皓皓朝日光,唧唧应候虫。
旋疑故友来,庭角生悲风。
捲帷宣积蒸,牵裾步芳丛。
不知何事贵,立坐无礼容。
东邻谁家子,感秋寄枯桐。
岂惜盛衰迁,果哉观未通。
惟秋乃能肃,惟士乃有穷。
何如恣开颜,白日犹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