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雨鸣廊,晨起雪暗空。
不减腊月寒,故作昨日风。
融银拥山腰,飞花满裘茸。
办此了不难,咳唾烦天公。
纤纤园中花,一夕无光容。
凛凛庭下松,巍然两苍龙。
夜半雨鸣廊,晨起雪暗空。
不减腊月寒,故作昨日风。
融银拥山腰,飞花满裘茸。
办此了不难,咳唾烦天公。
纤纤园中花,一夕无光容。
凛凛庭下松,巍然两苍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突降大雪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严寒天气的感受与情怀。
"夜半雨鸣廊,晨起雪暗空。" 这两句开篇便以激越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突然变脸的景象,"夜半" 二字定下时间背景,而"雨鸣"一词则传递了雨声转为雪声的紧张气氛。接着"晨起雪暗空" 显示了日出后雪花如织,天空被厚厚覆盖的情景。
"不减腊月寒,故作昨日风。" 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比喻,表达了对当前极端寒冷气候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份寒意留存下来,与往昔相呼应。
"融银拥山腰,飞花满裘茸。" 这里运用了夸张和隐喻,将雪与银进行比拟,形象地表达了大雪覆盖下的壮观景致。"办此了不难,咳唾烦天公。" 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丝无奈,似乎是在向自然力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纤纤园中花,一夕无光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大雪过后的园林景象,原本娇艳的花朵因雪而失去了色彩和生机。
"凛凛庭下松,巍然两苍龙。" 最后,诗人笔触转向庭院中的松树,形容其在雪中依旧坚挺,如同两条苍老的巨龙,显得格外壮观与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大雪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寒冷气候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
花开与花落,流水送流年。
昔人空念始为僧,今也僧为六民一。
半偈无成不漏禅,一瓢乃受嗟来食。
业根未净草当春,太空自来明镜尘。
不缘妻肉失佛性,却恐堕劫生贪嗔。
京朝榼瓮殊蠢蠢,厝火从知卧难稳。
沐猴学作居士身,腹剑能穿楚人盾。
法华障身号悦耳,大觉西来岂如此。
政愁闻道晚犹虚,坐令先生憔悴死。
东坡作诗多妙契,阳明论性有禅意。
钝根如我不能知,惟有惊呼橐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