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市并空俗已和,使君高兴足婆娑。
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
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
狱市并空俗已和,使君高兴足婆娑。
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
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
这首诗描绘了王济州所处环境的宁静和谐,以及其内心的满足与愉悦。诗人通过“狱市并空俗已和”这一句,巧妙地将王济州所在之地的氛围描绘得宁静祥和,仿佛世俗的纷扰已被隔绝在外。接着,“使君高兴足婆娑”一句,表达了王济州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自在与快乐。
“画成林色重装洗,鉴作湖光更洁磨”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林色比作经过清洗后的画作,湖光则如同被精心打磨过的镜子,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清新与美丽。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王济州生活环境的高雅与宜人。
“历下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两句,既赞美了王济州所在之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点明了这里人才辈出,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这不仅是对王济州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所在地区文化繁荣的颂扬。
最后,“小寒渐有北归雁,话与飞翰同一过”这两句以季节的变化和南归的大雁为引子,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同时,诗人借“话与飞翰同一过”这一句,巧妙地将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王济州及其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济州生活环境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流子晋罢吹笙,小笔溪山刮眼明。
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
天边日月似梭飞,百岁光阴难预期。
有酒不妨留野客,无钱何惜典春衣。
江山犹记登临处,身世都非少壮时。
晚景清闲宜学道,黄庭一卷究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