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生活和深邃的自然情怀。诗人在静谧的书斋中,观察到一日之间风吹云散的情景,体会着大自然的无常与美好。在“气凌霜色剑光动”一句中,“气”指的是诗人的情感和意志,而“霜色剑光”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以及清晨日出时分的那份锋利与明晰。吟咏雪花之美,诗韵清新,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
下片写到高大的树木中有鸟儿栖息,远处的山岳连绵不绝,古老的大地上留存着雨后的余痕,而这些景象被重重城墙所隔断。诗人在西斋独自一人,与瑶瑟(一种乐器)为伴,门前半掩,春天的苔藓开始生长,这些细节描写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书斋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大自然深刻感悟,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洁与自在。
朝瞻出岫云,日暮不归山。
昔我送君行,一去会面难。
道路既阻修,人事日益艰。
悠悠楚江远,渺渺燕云寒。
抚兹五中裂,念往恻肺肝。
昔别十六载,契阔意回环。
相逢未经岁,握手不尽欢。
骊歌促遵道,泣涕如汍澜。
感姊视我厚,霜鬓孩提看。
勖我抚孤儿,辛勤答重泉。
如何舍我去,寤寐无时安。
寒燠莫我顾,疴痒孰与言。
尺书千里来,谆谆教愚顽。
洗心涤烦虑,铭此金石篇。
君如青松枝,劲质含清妍。
我如拔心草,摇落愁霜天。
安得凌长风,送我至君前。
相依共辰夕,庶慰迟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