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于丹》
《送于丹》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至业是至宝,莫过心自知。

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ān
táng / fānggān

zhìshìzhìbǎoguòxīnzhī
shíqíngshènchàngtiāndào

luòshuāngxiànjiālánshuāi
fénzhōuhuíbáoyòuzhī

翻译
至业是最宝贵的,没有什么比自我认知更珍贵。
当心情极为舒畅时,自然法则也显得没有偏私。
进入洛阳时遇到严寒风雪,离家后家中的兰花和菊花也似乎随之凋零。
决心放弃一切不再回头,黄昏降临,我将何去何从。
注释
至业:最高的成就或事业。
莫过:没有什么能超过。
心自知:自己内心最清楚,自我认知。
时情:当时的心情。
甚畅:非常舒畅,愉快。
天道:自然的法则,宇宙的规律。
无私:公平,没有偏私。
入洛:进入洛阳,比喻进入繁华之地或重要的位置。
霜霰:霜和霰,这里指严寒的天气。
离家:离开家乡。
兰菊:兰花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家的温馨。
焚舟:源自‘破釜沉舟’的典故,表示决心放弃一切,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回顾:不回头,义无反顾。
薄暮:黄昏,傍晚。
何之:去哪里,何去何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送于丹》。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至业是至宝,莫过心自知。" 这两句开篇便指出了内心所持之事物最为珍贵,不必他求,只需自己明白。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追求或理想信念的重视,也反映出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顺应时势的情感流露,以及对宇宙公正规律的赞美。在这里,“时情”可能指的是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天道”则象征着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客观法则。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出行的艰辛和离别之痛。这里的“入洛”可能是指进入洛阳城,“霜霰”形容早晨的寒冷和严酷,而“兰菊衰”则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友情的凋零。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最后两句以决绝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的彻底割舍以及面向未来的坚定态度。这里的“焚舟”象征着毅然决心,不再回头,而“薄暮又何之”则是在询问接下来的路在何方,显示出一种对于未来探索和期待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波动和深沉的情谊。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行台芝有叙

斗气何辉辉,御史乘骢来。

雷雨维有解,赦宥乃得施。

御史未受牍,蒙气郁不开。

御史受牍竟,星月朗不亏。

凛凛柏台霜,百卉皆避之。

何意三秀草,韡韡吐葳蕤。

亭亭如车盖,皎皎涅不缁。

又似三素云,剪为仙人緌。

商山一何卑,祗用以疗饥。

句漏何狡狯,百种神且奇。

御史承德意,君王霈大慈。

上等尧除荚,下恊舜龄期。

(0)

襄阳蹋铜蹄·其三

宜城七十里,朱楼与云齐。

无地着酒馆,眼饱肚中饥。

(0)

任城题杨訚直夫泉香书屋二首·其一

水纹花气斗精神,疑是成都卖卜人。

传得一区杨子宅,药苗閒洗雨中春。

(0)

初夏八首·其四

散步常依树,高眠且枕流。

北窗陶令宅,南国庾公楼。

(0)

乔白岩太宰家山留题在迩亭

晋阳文物上卿家,小作江山殿岁华。

望到白岩明玉雪,由来绿野锁烟霞。

云窗覆奕传仙谱,石室藏书带相麻。

同是登临还在迩,远寻何用访丹砂。

(0)

乙酉岁际二首·其二

扬燎明连汉,流星紫入烟。

千门俱守岁,一夕共增年。

寒勒梅香细,春回竹叶前。

江湖身倘健,歌咏祝尧天。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