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萱草》
《萱草》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不见堂上亲,空树堂下草。

夏来风雨繁,离披数丛老。

日暮欲忘忧,搴芳转伤抱。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萱草》,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通过“萱草”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忧愁。

首句“不见堂上亲,空树堂下草”,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无法在堂上见到亲人,只能看到堂下的树木长满了荒草。这既是对现实境遇的描述,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树木与草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永恒,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痛。

接着,“夏来风雨繁,离披数丛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时间的无情。夏日的风雨频繁来袭,使得原本茂盛的萱草变得零落不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日暮欲忘忧,搴芳转伤抱”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黄昏时分,诗人试图通过采摘鲜花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反而更加触动了内心的伤感。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在寻求解脱的同时,却难以摆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萱草》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萱草作为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寓意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十月七日舟发枞阳

巡官率兵卫,父老拜溪亭。

过鸟云间白,高天雨后青。

两篙撑雪浪,几曲转沙汀。

芦苇风摇荡,寒声枕上听。

(0)

寄示晟二首·其一

汝弟来传说,朝仪熟见闻。

克家严志操,事主致恭勤。

骑射新从武,优闲更学文。

令余沈痼释,觉此老怀欣。

(0)

东莞道中

鲁地多黄壤,沂源出碧岑。

雪残靴迹浅,沙软辙痕深。

蒿火烘荞饼,麻袍护絮襟。

过山方入县,云冷日沉沉。

(0)

送易德辉

金鸦喷火炎尘红,昼长兀居图史丛。

有客过我如清风,忽惊秋凉生坐中。

词澜分得西江雄,少年旅游江以东。

铗歌声断囊未空,自喜知己多名公。

吟边点染物态工,凤台烟雨山涳濛。

绿鬓晓映青镜铜,出门路与云海通。

翩然野鹤超樊笼,便欲献策明光宫。

夜梦慈亲泪两瞳,更有祖庭垂白翁。

迢迢千里心有忡,寄书不见南飞鸿。

林皋一叶飘梧桐,飞云在眼催归篷。

到家问安滫瀡充,重整香芸辟蠹虫。

翠筠绕屋声玲珑,直节珍材无与同。

截玉上献妙有功,协律不下嶰谷筒。

一吹瑞凤降碧穹,再吹三吹和气融。

四吹五吹年谷丰,六吹成奏帝德崇。

终于九奏四海唐虞隆。

(0)

蓦山溪

三更鸣雨,湿透桃花脸。

珠箔未登钩,早飘落、猩红数点。

碧云如梦,人去巳无踪;

金泥凤,玉蟠龙,寂寞蛛丝检。

玄华柔软,总被秋霜染。

永夜拥寒衾,耿青镫、膏凝晕闪。

铜壶漏水,应是接天河;

一声去,一声来,空把重门掩。

(0)

忆王孙十二首·其五集句

当时我醉美人家。肯信流年鬓有华。

海燕西飞白日斜。对残花。莫怨春风当自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