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
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
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
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
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
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
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这首《书斋秋夜》由清代诗人刘霖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书斋图景。
首句“院静重门掩”,开门见山地描绘了书斋环境的寂静,通过“重门掩”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夜晚的深沉,也暗示了书房主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接下来,“风轻小阁凉”一句,以轻柔的风和凉爽的小阁楼,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新与舒适,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
“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月光与菊花巧妙融合,既表现了月色的皎洁,又突出了菊花在霜冻中傲然挺立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描绘了远处的景象,塞外的大雁因寒冷而惊飞,村中的狗在深夜的钟声中吠叫,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最后,“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收尾,诗人站在书斋的栏杆前,思绪万千,只有昏黄的灯火相伴,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书斋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编萑以苴猪,墐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