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
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
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
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
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
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
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
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
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
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
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
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
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
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候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开篇“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以蜿蜒的山冈和摇曳的绿草,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接着,“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则将视线引向两口清澈的玉井,以及周围石角的峻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一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明君贤臣辅佐下的国家繁荣景象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下来,“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描绘了高墙上的瞭望台和精美的建筑,仿佛能与日月星辰对话,象征着人类文明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通过铁竿与飞鸟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人的精神追求与自然界的互动。随后,“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人类在自然中寻找和谐共生之道的努力。
最后,“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帝王治国理念的深思,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则表明了诗人并非单纯为了消暑而登山,而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启示。“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寒冷,以及远处驼队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
“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以悲笳声与初升的月亮、北斗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宇宙广阔、时间永恒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荆卿匕首失便利,博浪挥椎复空计。
脱死游魂虐愈张,茫茫莫测穹苍意。
惨酷身兼桀纣行,求仙沧海希长生。
肘腋大憝昧不察,书儒何罪遭焚坑。
悯怓不受扶苏谏,天夺其聪机兆见。
一朝鲍臭走沙邱,矫诏杀兄胡亥篡。
积恶盈辜祚乃终,斩蛇狐啸兴群雄。
族先自赤身授首,子婴馀孽收重瞳。
假使当时刺击死,九有神器归贤子。
干蛊反正迓神庥,天报奇凶岂若此。
图公西塾有蒋子,鹤立高材面如纸。
五十穷经不娶妻,孑身远渡辽河水。
我奇其人与之交,严城对酒风萧萧。
惊沙乍击野花落,海鹤忽鸣山月高。
读子诗歌一万首,何以抱才南北走。
为道高堂八十翁,西泠湖照庞眉叟。
学极富,家极穷。
著易灯吹破壁风,谋养因作三冬烘。
耕山不稳且坐食,老亲枵腹将何充。
丽谯打鼓戍乌急,雪涕迸寒元菟空。
蒋翁有子孝如此,南瞻再拜云峦起。
何必相逢始订交,两峰遥映千山峙。
庭前种柳柳尽枯,独子一本枯重苏。
愿将私意祝翁寿,顽木感动春扶疏,先生之寿天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