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
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
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
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
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
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
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
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
这首《厓门吊古》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与时代的感慨。
首联“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以慈元宫殿的荒芜景象开篇,宫殿旁长满了蘼芜,松柏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历史氛围,暗示了王朝的衰败与没落。
颔联“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运用对比手法,将历史上的葛岭与西湖相联系,通过云气和海潮的象征,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时空的广阔,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人物的壮志与命运的无奈。
颈联“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进一步深化了悲壮的情感。怒浪中的龙孙(龙的幼子)哭泣,月光下的长林中帝子呼唤,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尾联“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历经十年艰难困苦的羁旅生涯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找到出路的迷茫与痛苦。这一句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宏大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与复杂。
综上所述,《厓门吊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深切缅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佳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
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根。
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
秋色满江乡。
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沈香亭上看。
树不著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铜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天高气肃。
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
没些儿、媻姗勃窣。
也不是、峥嵘突兀。
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雪月相投。
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
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
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
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
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
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
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
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献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