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喻意四首·其四》
《自和喻意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好静心常爽,凭高兴愈孤。

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

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云、原火、雨竹、霜松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好静心常爽”,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内心的宁静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清爽。接着,“凭高兴愈孤”一句,似乎在说,当心灵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反而会感到更加孤独,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一种体现。

“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这两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翠绿被遮掩的景象,以及原野上火焰渐渐吞噬枯萎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着生命的循环与消逝的主题。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这里将雨中的竹子比作哭泣的女子,霜下的松树则像是白须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凄美与沧桑感。

最后,“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不满,渴望更广阔的视野,甚至想要乘舟游历洞庭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李氏祖祠联

胪唱儿孙三百辈;经传道德五千言。

(0)

宣公桥踏月夜归

夜寒星寥寥,霜华如大雪。

何处醉归人,踏碎满桥月。

(0)

虎刺

油碧层层剪绿沉,幽岩高下自成林。

银花护刺蜂房远,怪石眠苔虎迹深。

低缀赤瑛悬百子,长流苍雪盖重阴。

烦君位置倪迂画,小景参差著短岑。

(0)

它山歌

它山堰,堰在四明之鄞县。

一条水出四明山,昼夜长流如白练。

连接大江通海水,咸潮直到深潭里。

淡水虽多无计停,半邑人民田种费。

大和中有王侯令,清优为官立民政。

昨因祈祷入山行,识得水源知利病。

棹舟直到溪岩畔,极目江山波澜漫。

略呼父老问来由,便设机谋造其堰。

迭石横铺两山嘴,截断咸潮积溪水。

灌溉民田万顷馀,此谓齐天功不毁。

民间日用自不知,年年丰稔因阿谁。

山边却立它神庙,不为长官兴一祠。

本是长官治此水,却将饮食祭閒鬼。

时人若解感此恩,年年祭拜王元炜。

(0)

五位君臣颂·其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0)

花岩寺松潭

山下花岩会,松间水积深。

晚荷交乱影,疏竹引轻阴。

云散千岩暮,风生万木吟。

循涯通妙理,步胜获幽寻。

望鸟知无迹,看猿欲学心。

浮荣指西景,微尚寄东岑。

待月开山合,闻钟出石林。

波文摇翠壁,蝉响续幽琴。

永日陪霜简,通宵听梵音。

机閒任情性,道胜等浮沉。

赏异方终古,佳游几度今。

自然轻执简,宁敢忘抽簪。

过见心皆妄,驱驰力未任。

从来谢公意,山水爱登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