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
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
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
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
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
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
斸荒刬巨石,稍去眼中翳。
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
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
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
甚畏长风寒,当暑皆敛袂。
欢伯遂行登,相引入胜地。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
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
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
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
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
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
斸荒刬巨石,稍去眼中翳。
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
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
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
甚畏长风寒,当暑皆敛袂。
欢伯遂行登,相引入胜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艺术想象。开篇“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即设定了一个神秘而美好的场景,让读者感觉到有一种超自然力量在保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而“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秘密之地的尊重和谨慎。
接下来的“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是对山中景象的生动描绘,水声潺潺,泉水在青石间跃出,形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诗人不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还有更深层次的行动和思考:“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这里的“洗”字不只是简单的清洁,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涤荡和准备。
在接下来的行文中,“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表达了诗人寻找向导,希望通过老者的知识来探索这片土地的深处。但即便如此,诗人的脚步依旧带有一种迷茫和未知,这也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一种敬畏。
“斸荒刬巨石,稍去眼中翳。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则描绘了一个壮观的景象,通过诗人的努力,一块巨石被移开,揭示了一处可以容纳众人的广阔空间,这里的“豁然”二字充分体现了那种发现和解放的喜悦。
而“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则是对诗人在自然中的一种生活状态的描绘,他们与山林共处,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嵌严”和“沓游”都极富画面感。
最后,“甚畏长风寒,当暑皆敛袂。欢伯遂行登,相引入胜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锐感觉,以及他们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他们不仅是自然的观赏者,更是与之互动的参与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泉水、洞壑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达,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枢府尚书,储宫宾客,文武全才。
正海国秋风,楼船遥下,沙场春日,斧钺初回。
凤阙颁恩,龙墀锡宴,马首旌旗万里开。
天声震,看指麾云鸟,号令风雷。炎荒朔雪周回。
总只为、天王辟草莱。
想定远封侯,玉关迢递,伏波为将,铜柱崔嵬。
百国销兵,诸蛮纳土,干羽从容列两阶。
归来日,早图形麟阁,晋位三台。
谏闼封章,司农会计,久着贤声。
忆奉使西川,赈荒全陕,风裁霜厉,节操冰清。
朝论同归,帝心简在,督饷云中壮此行。
指挥处,看三军嬉饱,万马腾鸣。天寒紫塞龙城。
正坐拥、貔貅百万兵。
念虎帐风严,辕门月冷,敌声夜撼,杀气朝横。
诸葛神机,酂侯英略,刍粟如山转运平。
策勋日,定功同汗马,麟阁书名。
御榻降丝纶,楼堂书院。次第嘉名出宸翰。
更令华扁制司空,金碧云龙光烂。
遣使送江南、还乘传。鼓吹喧阗。
人裳拥塞,夹道千人万人看。
城东小驻,日午离筵方散。盛事记今朝、蒙天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