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于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于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三次苏字韵》,主要通过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评价和对苏轼的赞誉,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诗人的向往。首句“陶诗虽瘠元非枯”赞扬了陶渊明诗歌虽然看似质朴,但并不缺乏生机,暗示其内在深厚。接着,“确论近出眉山苏”肯定了苏轼在诗歌评论上的权威地位,认为他的见解独到。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像苏轼那样得到诗坛的广泛认可,只能将作品“暗投”,如同明珠投暗,暗示了自己的才华未被世人所识。“妄指画狗为于菟”则自谦地说自己模仿他人(可能是指苏轼或其他诗人)的风格并不成功,甚至误入歧途。最后两句“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表达了对柳宗元这样才情出众的文人(柳刺史即柳宗元)的羡慕,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如他们般清丽动人的诗句,犹如美玉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谦,既赞美了前代诗人,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追求和对认同的渴望。
去年别怀玉,山净觉秋高。
岁月频思梦,江湖多怨涛。
无书寄风翼,有鬓有霜毛。
独立寒汀暮,忘言正郁陶。
浮金峰佳气,不挂凡子目。
高人有馀清,别墅广新筑。
有怀鸿雁行,风月伴幽独。
还为稻粱谋,去傍蒹葭宿。
归飞会有时,分我一窗绿。
春风一夜如鸣鼍,残香暗粉惊辞柯。
新春三日驹隙过,花前百罚宁辞多。
男儿莫遣两鬓皤,举觞不饮理则那。
酒酣不用吴姬歌,短须尚卟供吟哦。
坐中鲍谢偕阴何,语如韶濩参鸣珂。
铿锵入耳痊沉疴,岂独使我衰颜酡。
我今官闲得婆沙,迟明更上梅花坡。
词壘新收汗马劳,冲寒意气九嶷高。
上书北阙真馀事。
拄颊西山须汝曹。
世虑薰心工制锦,时名唾手看连鳌。
哦君賸欲传衣句,为解千牛绿绮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