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岩头寺》
《宿岩头寺》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气沉阴迫季秋,通城早发宿岩头。

催寒小雨松桂湿,出岫孤云嵌洞幽。

瓶锡真还行脚债,钳锤罕遇点胸俦。

夜深云散千峰月,注目寒空独倚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在岩头寺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天气沉阴迫季秋”以沉闷的天气和临近秋季的氛围开始,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意境。接着,“通城早发宿岩头”则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清晨离开城市,来到岩头寺,暗示了他寻求宁静与解脱的心境。

“催寒小雨松桂湿,出岫孤云嵌洞幽”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中松树、桂树被湿润的景象,以及从山洞中逸出的孤独云朵,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雨水滴落的细微声响,也有云雾缭绕的动态美,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瓶锡真还行脚债,钳锤罕遇点胸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其中,“瓶锡”象征着行脚僧侣的生活必需品,也暗指修行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行脚债”则可能是指修行者在旅途中积累的种种经历和感悟,需要通过不断的修行来偿还或领悟。“钳锤罕遇点胸俦”则可能是在说,真正的修行者在世间难得一见,能够理解并共鸣的人更是稀少,强调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深刻。

最后,“夜深云散千峰月,注目寒空独倚楼”描绘了夜晚云散月出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站在楼台之上,凝视着寒冷的天空。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流露,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南徐从舅氏陈沧洲先生看月和韵

元霜捣得色凄清,珠比精华玉比莹。

几向人间分晦朔,方从天上见亏盈。

龙光气肃金山寺,海水氛迷铁瓮城。

我欲凭虚凌斗极,频招子晋夜吹笙。

(0)

月夜书怀

月色如湖水,幽光冷竹床。

怀人双泪湿,作客五更长。

烛影摇空壁,砧声碎晓霜。

不须怨飘泊,今夕始他乡。

(0)

秋旅·其二

城上高楼倚暮烟,乾坤秋思莽无边。

蟹肥甓社菰蒲水,酒熟盂城橘柚天。

心事几年羞狗监,人情何处挂龙泉。

今宵伏枕窥残月,书寄山妻亦黯然。

(0)

秋旅·其一

村村木叶下斜阳,百里云开见故乡。

萤火渐稀隋苑冷,蘼芜不死汉宫荒。

鲍照赋后尘封井,何逊诗成月满梁。

惟有野鸦惊客意,群呼飞向古雷塘。

(0)

东塔寺同顾司马晚饭

下马城东寺,衔杯夕照亭。

参军须尚紫,骑省鬓无青。

厨夜停斋鼓,溪风动塔铃。

老僧犹识我,此地昔曾经。

(0)

大慈寺饭

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

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

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

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