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寒近可忧,麦熟远有喜。
我生忧喜中,所遇一已委。
平生闻汝南,米贱豚鱼美。
今年恶蝗旱,流民鬻妻子。
一食方半菽,三日已于耜。
号呼人谁闻,悯恻天自迩。
繁阴忽连夕,飞霰堕千里。
卷舒惊太速,原隰殊未被。
贫家望一麦,生事如毛起。
荐饥当逐熟,西去真纳履。
雪寒近可忧,麦熟远有喜。
我生忧喜中,所遇一已委。
平生闻汝南,米贱豚鱼美。
今年恶蝗旱,流民鬻妻子。
一食方半菽,三日已于耜。
号呼人谁闻,悯恻天自迩。
繁阴忽连夕,飞霰堕千里。
卷舒惊太速,原隰殊未被。
贫家望一麦,生事如毛起。
荐饥当逐熟,西去真纳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迟韵对雪》,通过对雪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雪寒近可忧”,写出冬日严寒带来的直接忧虑;“麦熟远有喜”则以丰收的希望反衬眼前的困境。诗人感慨自己在忧喜交织中,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接着,诗人提到汝南地区往年米价低廉,生活富足,但今年却因蝗旱之灾,人民陷入困苦,甚至到了卖妻鬻子的地步。“一食方半菽,三日已于耜”形象地描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无人问津的呼救声和天灾的无情对比鲜明。
“繁阴忽连夕,飞霰堕千里”描绘出突然而至的大雪,然而并非普降甘霖,贫家农田未能得到足够的滋润。“贫家望一麦,生事如毛起”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麦子的期盼,以及生活的琐碎繁重。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饥荒的忧虑,认为应当趁谷物成熟时救济灾民,“荐饥当逐熟,西去真纳履”暗含着希望能尽快采取行动,拯救饥饿的人们。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閒际相看,见他梨颊,玉准停匀。
料楚国夫人,掩来定妒,宜城公主,见后应嗔。
花气嗅来,歌声收入,蕴得风前无限春。
回头处,又一钩斜见,半面平分。不因口过逡巡。
愿指向、明河索问津。
想微亚风棂,侵寒欲嚏,潜携月幌,屏息无闻。
素手轻挼,薄巾微掩,曾恼萧郎被酒醺。
伤心处,更有时酸甚,闷把香薰。
蓦地逢君,且携手、垆边细语。
指蜀树、当年烽火,万山鼙鼓。
枫叶满林愁客思,落花遍地迷归路。
叹他乡、好况最无多,难常聚。同是客,君尤苦。
两人恨,悲谁诉。看囊中尽矣,酒钱何处。
吾辈无端寒至此,富儿何物骄如许。
脱敝裘、付与酒家娘,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