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文章日以滋,奇香美色尽于诗。
使君搜句穷天壤,异物嵇含尚未知。
草木文章日以滋,奇香美色尽于诗。
使君搜句穷天壤,异物嵇含尚未知。
此诗由明代诗人陈恭尹所作,题为《柬于连平南溟索香海棠花二首(其一)》。陈恭尹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擅长诗歌创作,尤其在咏物诗方面颇有造诣。
诗中以“草木文章日以滋”开篇,生动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同草木般日益丰富。接着,“奇香美色尽于诗”一句,点明了诗人的作品能够将自然界中的奇异香气与美丽色彩完美地呈现出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使君搜句穷天壤”一句,运用了“使君”这一古代官职的称谓,巧妙地将诗人比作寻找佳句的使臣,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语言文字极致美的探索。最后,“异物嵇含尚未知”则借用了东晋文学家嵇含的故事,暗示诗中所描绘的海棠花之美,不仅超越了前人,甚至可能连嵇含这样的文坛巨匠也未曾领略过,以此彰显了诗人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更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邃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对创新精神的追求。
多难固业,殷忧启圣。帝宗缵武,维时执竞。
起柳献祥,百堵兴咏。义虽祀夏,功符受命。
远无不怀,迩无不肃。其仪济济,其容穆穆。
赫矣群临,昭哉嗣服。允王惟后,膺此多福。
礼以昭事,乐以感灵。八簋陈室,六舞充庭。
观德在庙,象德在形。四海来祭,万国咸宁。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
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
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
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谁知心思乱,所思不可论。
凤笙十三簧,音响应天时。
自从轩辕调律后,谁将弦管置之虞舜祠。
神人以和,凤凰来仪,后来作者不复知。
颇闻仙人王子晋,好作凤鸣花下吹。
凤鸣几千载,仙人吹笙至今在。
昆仑池头看碧桃,玉振金声过东海。
过东海,游蓬瀛,金霄冥冥郁紫清。
空中嘹喨回天声,三十六帝下云軿。
中有綵女数百辈,玉颜如花珠佩明。
手弄云璈□,瑶瑟来相迎。
相迎向何许,凤笙鸣,朝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