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本是仙者徒,惯写万壑云模糊。
酒酣袒跣倒墨汁,兴意所到成狂呼。
长林蔽亏知远近,野水微茫疑有无。
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让前代方方壶。
平日相闻不相识,往往缣藤睹真迹。
定应缩地术通灵,雁荡匡庐移咫尺。
空山无人耕白云,但见家家横屋脊。
我欲寻幽一问奇,不知谁是扬雄宅。
黄冠本是仙者徒,惯写万壑云模糊。
酒酣袒跣倒墨汁,兴意所到成狂呼。
长林蔽亏知远近,野水微茫疑有无。
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让前代方方壶。
平日相闻不相识,往往缣藤睹真迹。
定应缩地术通灵,雁荡匡庐移咫尺。
空山无人耕白云,但见家家横屋脊。
我欲寻幽一问奇,不知谁是扬雄宅。
这首明代倪谦的《题彭道士山水画》描绘了一位道人画家的风采与画作的魅力。首句“黄冠本是仙者徒”点出彭道士的身份,暗示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气质。接着,“惯写万壑云模糊”描绘了他笔下的山水云雾缭绕,意境深远。
“酒酣袒跣倒墨汁,兴意所到成狂呼”形象地刻画了画家创作时的豪放不羁,酒醉状态下挥洒自如,全情投入。画面中的山水似乎随他的情绪变化而生动起来。“长林蔽亏知远近,野水微茫疑有无”进一步展现了画中景致的层次和迷离之美。
“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让前代方方壶”表达了对彭道士艺术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画作蕴含天地自然之妙,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后两句“平日相闻不相识,往往缣藤睹真迹”则揭示了画家作品虽隐秘,却能被欣赏者偶然发现,足见其影响力。
最后,“定应缩地术通灵,雁荡匡庐移咫尺”运用夸张手法,想象画家的画技神奇,仿佛能将千里江山缩于咫尺之间。结尾“空山无人耕白云,但见家家横屋脊”,以空山人家的画面收束,引出诗人想要探寻画中奇境的愿望,以及对彭道士居所的好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彭道士的画艺,展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对于高雅艺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十载服官箴,萍踪等浮云。
勋名虽未就,岁月不待人。
扬历遍繁冗,白发生苦辛。
上疏乞骸骨,诏许归故园。
鹏程邈难到,鸥盟良可驯。
归欤寻旧隐,超然离尘纷。
龙江岁华晏,驿道梅花新。
湖山旧风月,迟子来相亲。
芳树吐佳花,时近君子居。
君子惜芬香,且爱枝叶敷。
外饰内不德,细叶含辛毒。
妖蝗群飞来,四野无嘉谷。
此木免噬啮,为尔受性独。
所喜彼偶存,所悼惟脩竹。
抗节异群木,畜甘胜诸菽。
坐见颜色改,无复青阴穆。
向恶尚免祸,外直恒遭戮。
转首霜节至,问讯南窗菊。
一气无停机,四时仍代用。
万物生两间,潜植与蠢动。
时至靡不荣,运往讵所恸。
蝉生粪壤间,潜化自能羾。
登木喜得时,鸣响甚恣纵。
既免螳螂搏,幸脱痀瘘中。
或学秦筝鸣,或作雅琴弄。
或缓美人歌,或繁小子诵。
或静而独鸣,或聚而相哄。
不料瓮内鸡,遽儗竹上凤。
凉飔一朝发,繁霜藉草重。
强鸣声噎塞,处危心愡恫。
所付既靡盬,脱落难持控。
高蜚翅剪铩,不饮腹空洞。
局促尘埃中,蚁困况集众。
我行庭树间,见之心为痛。
呼儿置深稳,聊尽尔馀哢。
作诗予时哉,含悽不成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