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
春尽离丹阙,花繁到锦城。
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
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
春尽离丹阙,花繁到锦城。
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
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行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旅途的深情寄托。"为儒早得名"表明朋友在学问上已有所成就,而"为客不忧程"则表现出朋友对于旅途的从容不迫。
"春尽离丹阙",这里的"丹阙"指的是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别称,诗人通过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紧接着"花繁到锦城",则是对目的地锦城(成都)的美好描绘,锦城以花卉繁盛著称。
"雪消巴水涨"一句,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变迁。巴水即今四川地区的巴河,是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地标。"日上剑关明"则描写了一路向西,阳光逐渐升高,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崇庆湖区)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秋蝉鸣叫是秋天的象征,而这里通过"数声"二字,更增添了一种时间流转、音容笑貌中带着淡淡离愁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以及对旅途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