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杀害多,今报夭折苦。
方矜面如花,已见身归土。
哭倒白头亲,怨杀朱唇妇。
因果镜中形,毫发无差误。
前世杀害多,今报夭折苦。
方矜面如花,已见身归土。
哭倒白头亲,怨杀朱唇妇。
因果镜中形,毫发无差误。
这首诗以一种沉痛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因果报应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前生恶行导致今生短命夭折的悲剧,以及亲人哀悼的场景,展现了命运的无情与因果循环的铁律。
“前世杀害多,今报夭折苦。” 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过去世的罪孽在今生得到了报应,以夭折之苦为代价。这种直接而残酷的因果关系,让人不禁反思自身的行为与命运之间的联系。
“方矜面如花,已见身归土。” 描述了一个女子在生前还保持着美丽的外表,却在短暂的生命中就走向了死亡。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哭倒白头亲,怨杀朱唇妇。” 这两句描绘了亲人因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场景,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年轻的妻子,他们的痛苦和哀伤,进一步强化了生命无常的主题。
“因果镜中形,毫发无差误。” 最后一句以“因果镜”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命运的公正与不偏不倚,任何行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丝毫差错。这不仅是对前文情节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因为每一行为都将在未来产生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因果报应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一次对宇宙法则的探索。
黄流浑浑来沙际,佳气葱葱近日边。
河汉槎虽通远客,蓬莱风未纵归船。
山城剧饮销红烛,水驿高吟襞彩笺。
老去相逢情自密,不关清赏合留连。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一气散万有,飞潜异形姿。
乌鹄自昔然,羽翼不可移。
颖也衣褐徒,斓斑乃其宜。
今兹独何事,皓皓涅不淄。
毳毛玉雪如,整整机上丝。
无乃真得仙,传载非诡辞。
骑蟾入广寒,成此一段奇。
长生侣素娥,不受尘土羁。
祇应得得来,隐见必其时。
往牒纪创见,奕奕登瑞旗。
退之号崛强,雄誇见文词。
君侯过人行,精神动皇祇。
屡供平反笑,长咏南陔诗。
异物自来驯,不起山林思。
霜月照庭户,晴云点阶墀。
致此非好玩,于焉卜期颐。
上堂问起居,秀色增两眉。
凌波仙子浓淡妆,六月鉴湖夜乘凉。
低头贪照广寒影,开口失喷清净香。
花县草池漪且渌,疑自鉴湖分一曲。
若为仙子不呈身,无乃主人犹负俗。
新逢好事公子来,十年水郁一旦开。
动摇倒影弄金彩,勾引回风生麝煤。
杰题所扁危亭峙,仙子涵恩勿私喜。
百里黔氓屈者伸,非徒恩汝数仙子。
长安得暇游昆明,紫橐初开有馀馨。
主人顾影头尚黑,仙子闻香眼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