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五十九》
《拟寒山寺·其五十九》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前世杀害多,今报夭折苦。

方矜面如花,已见身归土。

哭倒白头亲,怨杀朱唇妇。

因果镜中形,毫发无差误。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沉痛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因果报应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前生恶行导致今生短命夭折的悲剧,以及亲人哀悼的场景,展现了命运的无情与因果循环的铁律。

“前世杀害多,今报夭折苦。” 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过去世的罪孽在今生得到了报应,以夭折之苦为代价。这种直接而残酷的因果关系,让人不禁反思自身的行为与命运之间的联系。

“方矜面如花,已见身归土。” 描述了一个女子在生前还保持着美丽的外表,却在短暂的生命中就走向了死亡。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哭倒白头亲,怨杀朱唇妇。” 这两句描绘了亲人因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场景,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年轻的妻子,他们的痛苦和哀伤,进一步强化了生命无常的主题。

“因果镜中形,毫发无差误。” 最后一句以“因果镜”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命运的公正与不偏不倚,任何行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丝毫差错。这不仅是对前文情节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因为每一行为都将在未来产生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因果报应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一次对宇宙法则的探索。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酬王微之汴中见赠

黄流浑浑来沙际,佳气葱葱近日边。

河汉槎虽通远客,蓬莱风未纵归船。

山城剧饮销红烛,水驿高吟襞彩笺。

老去相逢情自密,不关清赏合留连。

(0)

送戚郎中

一心清淡本如秋,何必锱铢较两州。

身向宦名虽黾勉,性于人事岂雕锼。

但思簿领忙时俗,便觉溪山静处优。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0)

丁元珍挽词二首·其一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

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

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

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

(0)

陈晞颜获玉兔甚奇邀予赋诗

一气散万有,飞潜异形姿。

乌鹄自昔然,羽翼不可移。

颖也衣褐徒,斓斑乃其宜。

今兹独何事,皓皓涅不淄。

毳毛玉雪如,整整机上丝。

无乃真得仙,传载非诡辞。

骑蟾入广寒,成此一段奇。

长生侣素娥,不受尘土羁。

祇应得得来,隐见必其时。

往牒纪创见,奕奕登瑞旗。

退之号崛强,雄誇见文词。

君侯过人行,精神动皇祇。

屡供平反笑,长咏南陔诗。

异物自来驯,不起山林思。

霜月照庭户,晴云点阶墀。

致此非好玩,于焉卜期颐。

上堂问起居,秀色增两眉。

(0)

偶作·其三

遣愁时复赋篇章,此是书生习未忘。

小吏岂堪人看觑,酒边生怕带诗狂。

(0)

镜香

凌波仙子浓淡妆,六月鉴湖夜乘凉。

低头贪照广寒影,开口失喷清净香。

花县草池漪且渌,疑自鉴湖分一曲。

若为仙子不呈身,无乃主人犹负俗。

新逢好事公子来,十年水郁一旦开。

动摇倒影弄金彩,勾引回风生麝煤。

杰题所扁危亭峙,仙子涵恩勿私喜。

百里黔氓屈者伸,非徒恩汝数仙子。

长安得暇游昆明,紫橐初开有馀馨。

主人顾影头尚黑,仙子闻香眼重青。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