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耆英世共知,七旬强健似公稀。
使星姑暂淹黄发,卿月还须近紫微。
门外埙篪方合奏,庭前兰玉更相辉。
人生乐事谁能及,莫惜通宵寿斝飞。
四海耆英世共知,七旬强健似公稀。
使星姑暂淹黄发,卿月还须近紫微。
门外埙篪方合奏,庭前兰玉更相辉。
人生乐事谁能及,莫惜通宵寿斝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喜庆和谐的家庭场景,诗人通过对亲友健康长寿的祝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开篇“四海耆英世共知”即设定了一个广泛而崇高的评价视角,让读者感受到诗中人物的非凡和受人尊敬。紧接着,“七旬强健似公稀”则具体描绘了长者健康的状态,通过与古代神话中的长寿之人相比,突出了其罕见的人瑞。
“使星姑暂淹黄发”一句中,诗人以“使星”作为使者,将时间概念化为一个可以行动的存在,而“姑暂淹黄发”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委婉表达,暗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珍惜。下句“卿月还须近紫微”则继续这个意境,将“月”比作亲人,希望其能够接近神话中的帝座(紫微),象征着祈求长辈健康长寿。
第三、四句“门外埙篪方合奏,庭前兰玉更相辉”描绘了一幅家庭欢乐的画面。门外的埙篪(一种古代乐器)和合奏的场景,以及庭前的兰花与玉石交相辉映,都表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和谐美好的向往。
最后两句“人生乐事谁能及,莫惜通宵寿斝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长寿的渴望。“寿斝”指的是古代用于祝寿的酒器,“飞”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对亲友健康长寿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受。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