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五》
《杂诗·其五》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0)
注释
一去:离开,指出远门。
辽阳:古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系梦魂:灵魂在梦中牵挂、思念。
忽传:突然听说。
征骑:指从远方征战归来的骑兵,这里代指消息或人。
纱窗:细薄透明的窗帘,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居所。
不肯:不愿意。
施红粉:施加化妆品,这里指打扮。
徒遣:只是让,白白地派遣。
萧郎:这里指远方的爱人或思念的人。
问泪痕:询问、想象对方流泪的样子,表达思念之情。
翻译
自从离家远赴辽阳,我的灵魂就常在梦中萦绕家乡;忽然间听说有骑兵到家中来访。
但她却不愿在纱窗前施以红妆,只空留我这远方之人去想象她满面的泪痕。
鉴赏

此诗语言简洁,意境凄美。首句"一去辽阳系梦魂"表达了对远方离人思念之深,"辽阳"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系梦魂"则是将这种思念深入梦中,情感浓烈。

接着"忽传征骑到中门"突转场景,战乱即至,表明现实的不安与冲击。这里的"征骑"指的是战争的消息或军队,而"中门"则可能是家园之所在,给人以安全感的地方。

第三句"纱窗不肯施红粉"描绘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她虽然心中有情,但却不愿意用脂粉来掩饰自己的哀怨。这里的"纱窗"通常是女子居所的象征,而"施红粉"则是古人化妆的一种方式,代表着对外界的装饰和掩盖。

最后"徒遣萧郎问泪痕"则表达了女子的哀伤与无奈。"萧郎"通常指的是风,而"问泪痕"则是询问那些因思念而留下的泪痕,泪水已经干涸,却仍能感受到过去痛苦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内心的情感世界,表现了战乱时代人们的哀伤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在这种环境下的脆弱与坚韧。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淳祐辛酉立秋后一日游鼓山

野径斜连石涧傍,草根昵昵语寒螀。

郊原经雨多秋意,庭院无人自夕阳。

风捲暮云归碧嶂,叶随野水入寒塘。

数家篱落枫林外,枳壳垂青菊绽黄。

(0)

偈六十三首·其三十二

经入藏,禅归海。

未足衲僧亲道底,拂袖前行归去来,击碎重关门大启。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0)

偈六十三首·其五十

兔走乌飞,暗移时节。入夏早三旬,衲僧彻未彻。

休寻向上关,莫问西来诀。

健则松径閒行,困则堂中便歇。

恩光一道皎然,旷劫未尝生灭。

无物可并雌黄,教我云何剖说。

回头踏著自家乡,始信秤锤浑是铁。

(0)

偈六十九首·其十五

春山青,春水渌,啼鸟落花清耳目。

一带平原画不成,妙印无羁岂拘束。

(0)

偈六十九首·其二十一

枯木岩前,道人不顾。尘劳界内,衲子兴悲。

恋著玄关,全亏大用。灰身灭智,岂是良图。

裂破面门,救诸苦趣。为祥为瑞,今正是时。

捞龙趁凤男儿事,浅种深耕效仰山。

(0)

颂古十六首·其十四

工巧诸伎艺,头头迸出真祥瑞。

瞥然端坐到家乡,堪笑维摩谈不二。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