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为友人彦祖学士即将赴任兖州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祝福。首句“暂辞天禄请名藩”描绘了彦祖放弃京城官职,主动请缨到地方任职的情景,显示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职责的担当。次句“养志安贫道可尊”赞扬了彦祖选择清贫之地以修身养性,坚守道义的精神。
第三句“南国士歌阳羡政”,通过“南国士”的歌唱,反映出他在阳羡县施政的成效显著,赢得了百姓的赞誉。第四句“东州人识翰林孙”则强调了他的才识和名声,表明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翰林出身的人物。
第五句“重兴阙里诸生学”表达了彦祖对于教育的重视,希望在兖州能振兴儒学教育,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最后一句“好荐徂徕一子恩”祝愿他在任上能给予徂徕学子特殊的关怀和恩惠,同时暗示了彦祖的公正无私。
整首诗以赞颂和期待为主,展现了彦祖学士的道德风范和治政才能,以及诗人对其出仕地方的深深祝福。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
开颜睹天光。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
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
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
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
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
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