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描述自己位于北海的一处宅邸,这个宅邸旁边有一座寺庙坐落于江南之滨。开篇即以“空庭无玉树”表现出一派清寂脱俗之境,而“高殿坐幽人”则透露出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既有孤独之感,也显得超然物外。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这两句通过对书带和琴堂上的青草和积尘的描写,更深化了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荒废。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学问与艺术皆已被时光湮没,而自己也早已淡出红尘。
最后,“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事物难以如愿的感慨。尽管诗人一生致力于栽培桃李,但终究因某种原因未能看到它们结果实,春天的景象也因此未能呈现。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怀抱理想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常的心路历程。
昨日晴,今日雨。春夏交承,时节顺序。
一似林下衲僧,不越规矩。三月安居,克期而取。
西天以蜡人冰,云峰以铁弹子。
建长亦有一条活路,饥则餐,渴则饮,闲则坐,困则眠,以此为据。
诸人但任么参,决不赚忤。
佛法下衰,众魔峥嵘。如虎而祴,白昼市行。
晚交得君,如黄河清。君与予谈,洞见底里。
予建一事,君曰可纪。予出一辞,君曰入理。
狂猘狺狺,嗾之者谁。君蹑予足,怒形于辞。
古有徇义,舍父背师。曷不千指,曷不百岁。
神祐靡专,贵奸寿悖。谓天昭昭,天实茫昧。
君素清苦,简洁自持。如政黄牛,标韵过之。
有德操才,得疾亦奇。浮华眼前,道义千古。
昔有微言,噤不敢吐。含哀以告,君必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