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
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
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
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
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
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
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
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与自我命运的反思。首句“所恨饿而不死”,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饥饿但未死去的无奈与遗憾,暗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切体会。接着,“人情无怪其然”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社会现象,认为人们对饥饿者的态度不足为奇,流露出对人性冷漠的批判。
“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长期的困顿比作鬼魅般的生活状态,而每日的清贫则如同仙人的超脱,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也有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对比了他人与自己的境遇,表达了对他人拥有物质财富和地位的羡慕,以及对自己生活困苦的自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表明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释怀,决定顺应自然,不再抱怨上天的不公,展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与比喻,深刻揭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与心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